【大家谈】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再提“三扬”?

2016年05月28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理念振兴东北,一方面要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以市场化手段为主,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展民营经济,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形成相互竞争、彼此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5月25日新华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讨论时,谈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书记前后两次提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一方面体现了总书记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思路的成熟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总书记关于振兴东北的观点是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基于东北地区实际提出来的。

  “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既体现出“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的辩证务实思想,也可以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中获得解释。具体到经济发展上来说,扬长避短,就是要立足本地区的相对优势来发展经济,但对于本地区“劣势中的劣势“要坚决避开;扬长克短,就是说发展经济要通过自身的优势来克服劣势,通过发展优势产业来带动劣势产业,从而实现共享发展;而扬长补短,则是按照木桶原理,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必须要补齐影响经济发展的短板,不能只注重短期效率,还要解决民生问题。 

  近期,针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东北来说,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需要补的短板又是什么?这是理解总书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发展东北经济的逻辑起点,也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

  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东北三省,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极高战略意义。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一度占有中国重工业98%的份额,在全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北邻陆权大国俄罗斯,东邻朝鲜半岛并与日本隔海相望,区位优势也相对明显。当下,工业基础既是东北的优势,也是劣势。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重工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产能过剩、盈利能力相对下降的困难局面,而民营经济与江浙一带相比也存在较大短板。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农林业大省,东北特别是黑龙江,是全国重点林区,农林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红松籽、黑木耳、蓝莓酒、根雕等生态产品竞争力强,形成了品牌价值效应。

  因此,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理念振兴东北,一方面要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以市场化手段为主,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展民营经济,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形成相互竞争、彼此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改进作风,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通过解放思想增强机遇意识、人才意识、效率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凡是作出的承诺、立下的军令状都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无论当前的东北振兴,还是全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此都应当谨记并切实加以执行。(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全面振兴东北需要创新求变

     推动林区转型发展 落实民生保障

     习总书记考察黑龙江 振兴东北是盘很大的棋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