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体系对抗没有最终赢家

2016年02月06日 08:38   来源:中国网   章玉贵

  被认为是奥巴马任内在经济贸易领域最具历史名片价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日前在新西兰正式签署,有点兴奋过头的奥巴马总统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说,这份全球迄今最大规模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将让美国而非中国等国家制定21世纪世界前进的规则,这在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尤为重要。言下之意,至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是美国而非中国,在主导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足见在政治家凋零政客泛滥的时代,即便是超级大国领袖,也往往毫无风度的打着国家利益旗号拼命往自己的功劳簿上贴标签。

  谁都知道,由于受到美国许多民主党和部分共和党议员的反对,美国国会不太可能在奥巴马2017年初卸任以前,就该协定进行表决。尽管奥巴马及其执政团队一再喊话,协定的核准工作耽误不得,将每年为美国经济增添1000亿美元的产值,推迟批准协定将会让美国经济付出代价;但在国会那帮自认为才是美国国家利益最终维护者的人看来,越是总统特别急的事,越是要沉着冷静。同样,作为TPP成员国中另一重量级成员日本,也绝非短期内就能配合奥巴马完成本国批准程序的。何况在一些与中国保持着良好贸易关系的国家,反对TPP的声浪一点不小。还是路透社把话说得够直白:这份协定虽然签署了,但要真正落实仍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笔者曾说过,美国和中国这两大全球主要经济体围绕全球新一轮贸易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本质而言,是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大分工的一次大规模预演。而誓言还要统领世界100年的美国,之所以在2010年之后加大了重返亚太的步伐,并在从制造业到贸易价值链乃至代表最高层次的金融领域收紧了针对中国的战略挤压,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值得关注:一是美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内伤较重,为修复体系活力花了五年左右的时间,而中国恰恰在这段时期内获得了参与全球体系重构的相应空间;二是随着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随着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中国在全球层面的战略自信得到了显著提升;三是随着中国自2013年以来不断向世界推出带有中国和新兴经济体范式特征的公共产品,随着中国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双边自贸区计划乃至推进区域全面伙伴关系(RCEP),中国有成为全球贸易体系规则重构规程中的积极主者的发展趋势。而上述三方面的进展程度,在美国看来,不仅意味着此长彼消关系,还有可能形成对美元价值乃至美元体系的重估,因此,美国必须在中国的力量发育不够成熟之前,利用自己在亚太范围内的动员力,加紧构筑贸易高边疆,以对冲中国在这方面的力量进展。

  不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金融早已高度一体化的时代,任何主要大国都不要指望在主要竞争对手面前修建永久隔离墙。尤其是排名全球经济前两位的美国和中国,更是如此。

  应当说,最近15年来,中国是全球既有贸易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自加入WTO之后将本国贸易价值链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体量增长和渗透力方面甚至将美欧和日本这些昔日偶像逼得有点透不过气来,但中国迄今取得的贸易成长本质而言并未显著改变全球既有贸易格局,也根本谈不上改变全球贸易规则。美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从贸易价值链获益程度最多的国家,尤其在服务贸易和高附加值制造业贸易方面,中国远非美国对手。而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扩大贸易体系自主权的对外战略,并非谋求排斥美国。中国深知,如果形成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体系对抗,肯定得不偿失。

  当然,TPP并非美国的发明,却被美国成功利用了,但美国要想在亚太架空中国贸易影响力,说易行难。中国已经表达不排除加入TPP的立场,正如中国欢迎美国随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一样,实际上是非常理性的国家思维。笔者相信,中美在战略博弈过程中一定能够找到最大公约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