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文化”遇到“大时代”(图)

2015年12月31日 07:29   来源:北京晚报   王润

  米歇尔·塞尔,巴黎索邦大学教授、斯坦佛大学终身教授、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当代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于2012年出版的《拇指一代》一书,上市一个月即销售20多万册,被译成包括英文、德文以及中文在内的十几种语言。这本被视为21世纪迄今为止最畅销的哲学书并不深奥,它只是提出了一个观点:被称为“拇指一代”的手机一族,经历的是另一部完全不同的历史。用塞尔的话说:“我们被媒体格式化了,我们的大脑、空间感、语言、认知以及教育方式这一切都被深刻改变了。”在塞尔看来,这是继五千年前书写文字被发明、五百年前欧洲印刷术的推广之后,人类的第三次符号大革命。

  今天,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使用手机或互联网;而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结合,使得数以亿计的手机用户成为一个移动终端或平台;微博、微信、微商、微电影、微广告、微视频、微运动、微公益……微文化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是否乐意,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被数码与网络缔造的“微文化”大时代里。

  腾讯微信在今年10月发布的《2015年微信生活白皮书》称,微信用户的活跃程度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其中,今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了5.7亿人,其中在一线城市渗透率达93%,二线城市达69%,三线城市达43%;新浪微博公布的数据也透露,今年9月其注册用户数量也已突破2亿。

  “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文化生态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与影响?最近,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校级“微文化”研究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微文化”对时代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当天,邀请了全国很多著名的学者到会,进行“微时代与大转折:崛起中国的文化研究”研讨。听了这些学者的发言,才让人感觉到,平日里似乎并不起眼但却已经无孔不入的“微文化”,竟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意义。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威说:“我们学术会议的题目是‘微时代与大转折:崛起中国的文化研究’,这表明我们是要在这样一个以微、碎、独为主要特征的小时代中,重提整体视野和宏大叙事。这是我们当下一个全新而迫切的文化挑战与议题。”

  确实,目前社会各界对数码转型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尚缺深入而系统的思考与探究。哈佛商学院博士、数字经济学家George Westerman在新著《DT转型》中就宣称,我们已经从IT时代转入DT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如果不能将数字技术、数码意识纳入发展脉络,其前景将面临严峻考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也曾以“数码时代与文化自觉”为题,对数码时代提出两点疑虑:一是,当数码革命不仅仅是把我们变成移动终端,不仅仅是把数码设备穿戴身上,而是植入我们体内,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甚至变成我们的大脑、心脏,将我们变成不死之躯。不再向死而生的人类,其以往全部哲学与思考的基础被抽离,那人类将如何自处?二是,数码转型仍然是以消耗能源为基础的,但是如果有一天再没有电了呢?能源耗尽了呢,我们今天所畅想的数字未来还有什么意义?

  毫无疑问,“微文化研究中心”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之中孕育而生的。华南师范大学微文化研究中心以一种极具时代感的前瞻性,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富于探索精神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如何面对当下这一全新而迫切的文化挑战与议题,十分具有创新性,并且为转型期的社会提供了独特的思考。

  正如戴锦华教授所言:“20世纪中国始终在经历大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大转折,每一次大转折都是到了生死攸关,每一次大转折都是救亡图存,每一次都是新生,20世纪每一代中国人都是大时代的儿女。我们所经历的由数码转型和生物学革命所标志的技术演变,把现代文明带到了一个临界点上。而文化研究在这样一个大转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以‘微’命名的文化事实正在切割、正在整合、正在改写和重构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微文化研究中心所关注的议题,是‘直面现实的议题’,而这样的议题也势必是一个想象未来、为中国赢得未来的议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