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中国元素成全美国主旋律

2015年11月30日 07:00   来源:红网   史兴庆

  这次中国元素没打酱油。《火星救援》中,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救援马克·瓦特尼(马特·达蒙饰)的努力失败、一筹莫展之际,中国航天局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得飞船得以成功补给,返回火星救回“呆萌”。“中国元素”起了关键作用。

  中国元素进入好莱坞并非新鲜事,过去是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吴宇森等港台影人的“东风西渐”,中国元素闯荡好莱坞;进入新世纪后,这股风潮式微了,但好莱坞的一些超级英雄片、科幻片,包括近年来有所雄起的谍战片,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内地场景和演员。与过去的“走出去”、走向国际不同,现在是“迎进来”,双方一拍即合,更像一种合作关系,很难说是谁贴谁;但中国元素整体上还是在打酱油。

  《火星救援》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元素戏份虽不多,但分量重;这在以往是罕见的。为什么这次好莱坞这么重用中国元素?

  与题材是有很大关系。《火星救援》作为一部偏硬科幻的科幻片,其故事的发生和情节的推进,依赖的是航空航天科技,而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影片让中美合作来救“呆萌”,可谓强强联合,也看出对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视,何况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票仓。但话又说回来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强了,好莱坞就一定得设计中美合作、就会“带你玩”?显然也未必,虽说咱们能名利前茅,毕竟跟人家的实力差距还是明显的,此不赘述。

  所以关键还不在于题材,而在于《火星救援》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主旋律式的电影。它跟《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样的较为纯粹的商业片还不一样。倒是与不同题材的经典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价值取向更为接近,但后者更具人文性,而《火星救援》的意识形态意味更浓。

  《火星救援》表面上也讲了个人英雄主义,“呆萌”一个人在火星上表现得很英勇无畏;影片几乎遮蔽了人性所有的弱。不过更深层次上,影片并非强调个体的机智勇敢,而是在彰显美国的集体主义精神,重在表现这个国家怎么忘我地去救一个个体。

  影片的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存在于个体意识中,更具象化到了国家的直接主导上,只不过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稍作曲笔——NASA让阿瑞斯3号飞船的飞行员回来,他们不听,反而去救人了;但这一切其实是在国家机器的掌控和规划之内,不过是规避了相应的责任风险,同时兼顾了好莱坞价值体系里主流的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没有专门的主旋律电影,但好莱坞在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也会拍一些特别能契合国家意志、超越个体人性、赤裸裸地表现制度和社会优越性、甚至直接为某项工作的推行而鼓与呼的电影,《火星救援》就是这样的。

  那么《火星救援》要表现美国的高大上,干嘛要凸显中国元素?与这个救援故事不是发生在美国本土、而是跨出了国界和地球跑到外太空去了有关。美国惯于扯起全人类共同行为和情感的大旗,来包裹他们的本土意志和精神。这跟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是一个道理。选择中国显然比选择那些或敌或友者,更具典型意义;何况中方是做出牺牲来帮助他们的,就更显出他们的行为是多么深入人心、多么得道多助、多么具有普世情怀。好莱坞实际上是利用了中国元素来成全他们的本土主旋律。

  《火星救援》虽然突出了中国元素,但不等于真下了功夫来了解中国元素、用好中国元素。中国施以援手的情节其实显得很生硬、很突兀,陈好和高雄饰演的两位航天局领导不但符号化,而且言行像外星人。所以影片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上,还是很想当然、甚至很霸道的。

  《火星救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影人的眼中是个什么样子。近年来虽然好莱坞越来越重视内地市场,但就目前情况看,要想从他们那里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尊严,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