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楼“认养”不能光认不养

2015年11月27日 06:49   来源:红网   高创

  韶关市始兴县249座客家围楼,既有古代中原坞堡建筑遗风,又带闽、粤、赣等地客家古堡建筑风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颇高。然而,由于长年缺乏维护,渐渐变成废墟。如何保护围楼?始兴县开始了新的尝试——围楼“认养”:由有财力且对保护历史文化感兴趣者来“认养”围楼,成为古堡“堡主”,并对其进行修复和维护,也可进行活化利用。(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岁月剥蚀了客家围楼,从当年的繁盛到如今的荒芜,这其中有着时光的洗礼,更源自捉襟见肘的财政让保护变得有心无力。如何重新释放围楼的新风采,让围楼在今天依旧能熠熠生辉是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不得不承认,在现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下,围楼数量庞杂且散落分布,政府维护资金无暇面面俱到,探索民间力量保护是个有益的尝试。

  民间“认养”,实质上是在对围楼修复和维护的基础上,对围楼的二次活化利用,以期补充因修复和维护耗费的资本。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租赁关系,只不过这种租赁关系特殊之处在于承租者必须在租用过程注重对围楼的保护。换句话说,即便是商业化的盘活,也应该在限定的框架内开发利用和运营,认养意向书和协议书内的义务必须尽职尽责,这是不容违反的底线。

  于是,一个应运而生的问题是,围楼的开发、保护与良性的循环运转该如何相辅相成?我们认可民间资本在古建筑古文物保护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该回避围楼“认养”当中所牵涉的资本营利问题。文化旅游客栈、客家民俗馆等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公益性项目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商业项目。当然,这倒不必苛责,因为对破败的围楼进行翻新盘活本就是一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营业创收可以说是围楼“认养”的活水。

  但是,必须关注的一个环节是,围楼认也认了,新也新了,一次性投入盘活仅仅只是权宜之策,如何在日后的开发过程中,边利用边保养或许才是持久之计。故而,“认养”了围楼,活化经营利用的基础上,更应当注重对围楼建筑的日常维护,一次翻新并不意味着永久地躲过了风雨的侵蚀,按年限或比例出资养护应该成为“认养”的规矩。只认不养或者只经营不养护,都是悖逆“认养”初衷,客家围楼,不光需要历史的滋养,更需要时代的保养,这里的保养需要认养者、观览者、使用者共同认可。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