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无车日”不是一场表演

2015年09月24日 13:58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的杭州,上午的街景可以这样描述:早高峰提早拥堵,公交、地铁比平常更堵,电动车自行车出行比平时更多;8时30分后,管制区成为公交车、出租车的天下,马路空得像春节期间。虽然马路空旷的场景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无车日”的通勤是令人烦恼的事情,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9月23日《今日早报》)

  “无车日”无需刻意“那一天”

  “国际无车日”诞生于1998年的法国,当天是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弃用私家车,次年有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活动。我国起始于2007年的首届“无车日”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显然,“无车日”设置的本意并非仅在于当日的不开车,而是表达出人们对节能减排、缓解拥堵及低碳生活等的期盼与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车日”无需刻意“那一天”,提倡常态化的绿色出行才是活动的真正宗旨。【详细

  而挤不上公交车的“无车日”,无疑暴露出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的现实短板。“如果我坐公交车,一路顺利的话也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单位,而开车最多只需20分钟”,这是刘女士坚持开车的理由。加快城市公交体系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的积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详细

  别让“无车日”激发市民更大的开车热情

  如果在“无车日”这样的日子,政府部门不完善公共交通的质量,不扩大公交系统的承运量,只知道呼吁或限制广大市民不开车,就只能造成“人在囧途”的结果。同时,让广大市民必须接受拥挤、上班迟到等现实后,再说不开车的意义非常大、无车日就是好,这种思维也可以被定义为脑残。因此,相信许多人会庆幸,“无车日”只有一天,忍受一天“无车日”,开车的美好日子就要到来。

  “无车日”的变味,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跟我国多数城市谈绿色、环保、低碳,相当于秀才遇见兵,因为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根本承担不起绿色环保的公共期待。同时,城市的建设、道路的规划,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印证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一个城市要想治堵,请先把道路规划好,请先把公交服务质量提高上去,如其不然,开车的舒适性永远也不可能被公交取代——让汽车堵在路上,也不会让位于让人挤在公交车里。【详细

  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身心愉悦的一种享受

  在绿色出行的问题上,政府部门不能止于倡议,更要切实为市民创造条件,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身心愉悦的一种享受。

  首先,要提高公共交通的快捷性和舒适度。等不及、上不去、车太挤、走太慢的现状,使许多公众不得不放弃了公交。要让市民爱上公交车,一方面要增加公交车数量和发车密度,延长营运时间,最大限度满足公众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和管理力度,确保公交优先落到实处。

  其次,要还路权于自行车和行人。在交通参与者中,行人、自行车处于弱势地位,路权分配都是机动车优于行人、自行车。有关部门应规范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用护栏或隔离带保障安全,依法严惩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行为。只有让市民轻松惬意地街头漫步,自由自在地骑车上路,“无车出行”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无需刻意的习惯。【详细

  微言大义:

  @不小欣的心情:公共交通并没有满足人们的出行。

  @陈斌OwO:无车日的意义到底是啥??每年一次让有车的人感受没车是多么不方便,让没车的人感觉公交车太拥挤果然还是应该买车??

  @爱梦重小四:光看图都能闻到汗味。

  @小孙不会72变:说的好像平时不挤一样。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当大街上没有私家车,市民却被“挤成一张画”时,“无车日”已经沦为一场表演,这与它的初衷想违背。人类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无车日”并不是要拒绝汽车文明,而是旨在宣扬一种低碳环保的理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汽车能在科技进步和自律意识下和谐发展,这才是它的目的。“无车日”其实是对政府公共交通规划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不是只简单牺牲人们的自由出行就万事大吉了。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