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唱衰”不了的

2015年09月09日 09:27   来源:环球时报   魏建国

  当前在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主要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别有用心的人,他们把中国的困难当喜事,看到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波动现象,马上就与中国经济崩溃、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衰落联系到一起。这种人在唱衰中国经济的人当中占少数。

  第二种是对中国整体形势不了解,看不清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人,这样的人占到40%—50%,尤其以美国学者为主。他们没有看到中国大势在向前进。对这部分人应当加强宣传和交流,未来中美BIT的前景、“一带一路”带有标志性项目的落实都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势”。中国经济就像一辆正在过弯道的赛车,也许外贸这个轮子的速度上不去,影响了过弯的速度,但只要认准一个新的方向,赛车会跑得更快。

  第三种人是全球的既得利益者,在新常态下,他们原有的利益没有得到更好地扩大,这些声音以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为多。随着中国以市场起决定因素的改革继续推进,会使他们的利益重新获得,相信这部分人会有所转变。

  目前,外界对中国经济的解读存在三个误区。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赶超发达经济体的速度会放慢?应当看到,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经济在增速下降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完全可能使我们追赶的步伐更快,这在国外有明显的经验。比如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差不多有近30年的时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4%。1997年后下降到4%,但是他们的追赶速度并没有下降,以人均计算的GDP增速并没有减半,而且一举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叫做弯道追赶。

  第二,有西方舆论认为,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速不能保持在某个点上,失业人口会增加,各部门的协调平衡能力将被削弱,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甚至会有人“闹事”。应该看到,失业率与国家竞争力相关,决定于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能催生出多少新的经济成分、新的商业模式。国家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势头很好。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4月以来连续3个月回落,说明了问题。

  第三,当前我们在新常态下如何看待淘汰落后产能。现在有的专家认为企业一定要转型升级。我认为在几种矛盾叠加的时候,有的企业是转型,有的企业是升级。对于一些升级的企业不能单纯以淘汰重复建设衡量。比如造纸业,有的小厂产业升级、提高效率,就不是过剩的问题。中国经济到了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阶段,比如广东企业用机器人代替人力,成本下降,产品竞争力提高。广东的产业结构转型任务那么重,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GDP没受到很大影响,而东北问题就比较大。由此可见,转型越早越主动,升级不等于简单淘汰。

  中国经济不会被唱衰,我对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信心比较足。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移。过去我们没有什么顶级产品,也缺乏领先的创新技术。但现在中国有了阿里巴巴,有了马云、马化腾。中国公司已经从过去只会抄袭技术和商业模式到善于整合商业模式,改善商业程序和技术。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正成为全球领军者,中国的消费群体规模也促进了中国公司在创新方面的繁荣发展。

  大战略的提出解决了中国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区扩容等把国际和国内战略相结合。在结合中,有的地区有些彷徨,抓不住重点,造成一些难落实的情况。但我相信,在今年第四季度末期,中国经济会有一个很好的起势上来。

  中国经济不会被唱衰,不代表我们应该放松对唱衰中国经济声音的警惕。“经济波动—外界唱衰—信心受损—经济波动加剧”这个恶性循环,是新兴国家经济体面临的一大挑战。阿根廷原本有机会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却没有逃过这一循环。把恶性循环转变为正向循环,我们自己要堵截循环中的一些要素,其中很关键的一条是舆论。舆论或许不能逆转循环,世界上多数人是因为看见才相信,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相信才看见。为此,在很多人不知所措的情况下,需要有人站出来影响一大片,相信中国经济的形势会改变。(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