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导游将全国游客分成5等”是一道“丑陋的风景”

2015年08月28日 11:00   来源:光明网   司马童

  近日,网友发布在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视频火了:8月23日,一个由16名重庆游客组成的旅行团在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时,由于一位游客没有购物,被导游冷嘲热讽发生口角,当事游客还被司机掀了帽子。随后有业内人士爆料称,云南地接旅行社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5个等级,重庆在第4等级,“导游面对消费能力高的团态度好一些。”(8月27日《重庆晚报》)

  “游客分5等”,自然是一种业内“潜规则”;哪怕再是见钱眼开的导游,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亮出这张待客“底牌”。但是,看起来“等级分明”的服务之道,其实却根本没有服务之心,唯存“花钱才是爷”的势利之求。因为,即便你是位列“第1等级”的来自北上广及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倘若腰包不鼓、花钱不爽,人家照样也不会给你好脸色。

  在某些地接导游那儿,不管有没有“游客分5等”的潜规与暗则,但为了一己之利,挖人心思地催人消费,绞尽脑汁地榨人钱包,可说已是一种屡见不鲜的“丑陋风景”。以云南为例,别说欺客、宰客和殴打游客的事件,时有见诸媒体报道,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派员暗访云南,报名参加3晚4天游,同样遭遇了压缩行程、推销商品、指桑骂槐、勾结玉器店宰客等的种种导游劣举。更有权威机构发布《2014年旅游315影响力报告》,云南旅游投诉数量连续高居全国首位。

  “游客分5等”是否促使了云南旅游负面传闻的层出不穷,这当然不可随意定论;然而,拿“游客分5等”来作为服务质量的“指挥棒”,却绝对是一条饮鸩止渴的“毁牌潜规则”。一则,归入后面“几等”的游客在听到这种揭秘后,结合自身在旅游中的委屈遭遇,当然恍然大悟,以后可能再也不去参加那儿的“受气苦旅”;而就算“排位靠前”的那些地方游客,出于“骂购”“逼购”的前车之鉴,恐怕同样会寻思着“惹不起总还躲得起”,不愿傻乎乎地前往“引颈待宰”。

  如今,国家出台多种举措,极力促进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但这普遍“利好”的大背景下,如果任凭某些地方借着风光景色的一枝独秀,肆无忌惮地鱼肉坑宰游客,其结果,要么是打消了一部分游客的出游念头,要么就是舍近求远地出国出境以避开坑人陷阱。而谁都明白,一地一范围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良好口碑招得远悦近来,以及旅游“回头客”的不断孕育与培植,才是兴旺兴盛的关键所在。那么,那种明里暗里肆虐着“游客分5等”的地方,不是在竭泽而渔、自绝生路么?

  “游客分5等”是条“毁牌潜规则”。循着以上分析,旅游景区和旅游热地的“珍惜羽毛”、服务招客,无疑极为重要、不容轻视。现在,各种政策扶持,全民游兴正浓,媒体报道中不乏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但也不能忽略,一些导游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仅仅败坏着许多国人的高涨旅游热情,同时也在成为一处处危险的“蚁穴”,使得某些地方的良好旅游前景,积聚着人心“溃堤”的巨大隐患与风险。换言之,再不正视和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难保不会在游客中出现“旅游地分X等”的共识之见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