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看不见的“地下管廊”构筑起“城市的良心”

2015年07月31日 07: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陶瑞钢认为,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能只看地表的建筑,还要看它的地下如何。只要有责任和良心的回归,就会让城市地下设施建设后来居上,成为城市最美和最坚固的风景线。

资料图片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729日中国政府网)

  一到雨季,很多城市都会上演“带你去看海”这部“大片”,微博、朋友圈也有各种调侃。当然,这是一种无奈,令人有些心酸。

  城市是人的栖息地,城市建设的目的应该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能只看地表的建筑,还要看它的地下如何。就如去年李克强总理考察一家污水处理厂时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城市亮丽光鲜,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被李克强总理视为“推动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的一条可行通路”。这条“可行通路”,简单地说,就是把各种地下设施都引入地下综合管廊,相当于在地下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只要是铺设在城市地下的管线都要从管廊中通过。

  如果能用好地下综合管廊这一空间资源,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也会逐步消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城市,有看得见的繁华,也有看不见的根基。当摩天大楼向天空延伸,不断拉高城市的高度时,只有规划好向下挖掘的地下空间,才能保存一个城市的发展记忆。

  150多年前,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今天,这句名言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巴黎、伦敦等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是高效的“地下公共廊道”,建于宋代的赣州城市排水系统能使城市千年不涝,这些都值得借鉴。只要有责任和良心的回归,就会让城市地下设施建设后来居上,成为城市最美和最坚固的风景线。(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陶瑞钢)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 拉动有效投资

     城市地下管廊是衡量“良心”的标尺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