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人均薪酬35万:真心辟谣,就要把事情说清楚

2015年07月08日 14:27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深圳市卫计委近日公布系统内15家单位2015年预算,预算总体增长三成。其中,人均工资福利最高的是深圳市血液中心,达到35.7万元,比其上级单位深圳卫计委高了一倍多。对于媒体这一报道,深圳市血液中心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澄清:该中心目前在职人员总数165人,实际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预算19.68万元,血液中心业务收入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不挂钩。(7月7日中国新闻网)

  “临时工”真是打不死的小强

  在依法治国的中国,“临时工”真是打不死的小强,真是个神奇的万能工具啊。就按165人计算,人均19.68万就是准确的吗?没听说过“张家穷光蛋,隔壁亿元户,人均5千万”吗?焉知在编人员人均不是35万,甚至更多呢?临聘人员更低呢?【详细

  显然,在30多万和19万之间还存在一个模糊的空间。这是血液中心的情况通报中没有说清楚的。人均的数值可以说明这个单位总体的福利支出情况,但无法反映不同岗位的巨大差异,更没有办法反映一个在编人员的薪酬水平。只有一两个临聘人员,可能对结果影响不大,可血液中心足足有70多名临聘人员,几乎占了所有在职职工数量的一半,人们又如何判断这样一种人员结构里暗藏了怎么样的猫腻?大锅饭式的平均,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公众关注的焦点从来都不是临聘人员的收入,他们在一个无限风光的单位里拿的可能是一份寒碜的收入,他们本身就是社会不公平、同工不同酬的受害者,而那些在编人员的收入才是真正引发社会情绪的关键所在。既然是区别对待的,自然也应该分别公布,临聘人员平均是多少,在编人员是多少,要不然,这样的回应就是不完整的,也无助于减轻公众对血液中心高薪的质疑。【详细

  真心辟谣,就要把事说清楚

  我觉得,深圳市血液中心的解释是充分的,回应是可信的。毕竟,预算不是由血液中心说了算,而是深圳市财政部门确定的,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想必经过了法定的程序和细致的核算,容不得血液中心自说自话。

  当然,数据可信,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质疑就能完全平息。其一,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工资福利之所以让媒体误读,继而让公众误解,原因就在于预算公开不够详细,没有将有关情况说清楚,更没有将在编人员和临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分开列支。其二,19.68万元虽比35.7万元少了许多,但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近20万元的年薪,还是高出了人们的“心理价位”,算下来,血液中心人均年薪是深圳市人均收入的近5倍。【详细

  可否请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血液中心收支情况

  我无偿捐献的血液,到了用血患者那里却已价格不菲,是不是血站和医院从中获利了?公众看不到第三方机构关于血站和医院“供血成本”的监管和审查,相关成本从来都是不公开的。而依照常识,血站以两百多元每单位(200毫升)卖给医院,如果仅是检测成本,是否有些太不靠谱?而医院输血前检查和输血人工费本身都是另收的,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工、治疗等费用”,将血液加价到动辄五六百元每单位卖给患者,岂不可疑?信息不公开,很容易让公众将血液中心的高工资,“坐实”为其卖血牟利的直接证据。

  诚然,公众简单将血液中心的高工资解读为其卖血牟利的证据,也许并不公允和理性,但问题是,只要相当多的人这样想,而他们的困惑迟迟得不到解答,那就必然会影响到公众的献血热情。【详细

  微言大义:

  @humkk:工资真高!!

  @笨ONGONG:91个在编,74个临时工,平均工资都19万~~临时工工资能跟在编的平均的起来吗??

  @四等狂人:今天又涨姿势了,临时工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

  @毛贤华v5:献血的是好同志。

  @尹鸿: 多少公益慈善之心可能毁于专权任性。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财政的钱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都要让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会监督”。所以,深圳血液中心如果真心想回应社会质疑,挽回自己的信誉,不是简单地加上临时工人数就可以的,每一分预算都该有去处。预算公开做得好,媒体和公众自然不会误读。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