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承包哥大统计系 数字是万能的?

2015年05月22日 07:13   来源:新民晚报   薛世君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哥伦比亚大学2015届统计学231名硕士中有八成是中国人,不禁为国人在数字方面的天才表现五体投地。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将中国社会的落后归因于缺乏“数目字管理”。以我的理解,他大概是说国人向来喜欢从道德的角度检视一切,或者像胡适批评的那样,大多是“差不多先生”,而缺乏量化分析和精细化管理的自觉。不过这条新闻似乎表明我们已经实现了“逆袭”。

  如果说中国学霸承包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这样的“壮举”,只是象牙塔里的小众化奇观,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点的话,我还愿意用近年来一些社会细节中流露出的对数字的痴迷,来印证这一点。比如,学者杨宜勇曾经发布过一个报告,根据他的监测评价,2010年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再比如有单位在招聘人力资源部助理时要求身材是“胸围85cm、腰围67cm、臀围90cm”。这些细节,简直就是当下社会在“数目字管理”上一骑绝尘的缩影。

  几个粗略的数据,就能量化内涵丰富的民族复兴大业?招聘中对身材做出如此“精细化”的规定,也被社会舆论讥笑得厉害。的确,我们在量化分析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能说明一切。

  就拿股市泡沫这件事来说,前些年中国股市在往6000点狂飙的时候,曾有学者结合市盈率、市净率以及股市历史数据等指标,进行了复杂的统计分析,试图证明中国股市曾经存在泡沫。世界上的经济学家们也建立了很多模型来分析股票价格泡沫,比如席勒的Fads模型、艾伦和戈登的Churning Bubbles模型等等。但是有一次,记者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您是用哪种数据模型分析出股市存在泡沫的?”弗里德曼直言相告,他没用任何数学模型,只是在家附近的酒吧里,听到顾客们乃至酒保都在谈论股票涨跌,就由此断定,股市有泡沫了。一目了然的征兆和现象,有时候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几乎每年,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新闻,各省市GDP相加值一般都会超出全国GDP几万亿元。难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今年年初在我国演讲时说,咱们中国的经济数据“有点像科幻小说”,不过他同时认为美国的经济数据也很像科幻小说。言下之意,不管在哪个国家,统计数据有时候并不值得迷信。

  我之前读到过两本书,对数据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涂子沛在《大数据》这本书里强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认为“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则写了一本书《统计数字会撒谎》,书名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怎么看待数据,就一直这么矛盾和纠结着,需要时各取所需,不需要时各行其是,全在一念之间?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