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存: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跨区域”治理

2015年05月21日 10:52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高宏存

  [摘 要]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依托城市群的经济带、经济区布局发展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文化产业也将呈现出专业化、区域化和特色化的布局特征,因此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提质增效与发挥更大价值的新契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围绕城市群、产业带的新格局规划和布局,积极搭建跨区域合作组织平台、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规则和政策工具、深入推动特色文化资源资本化运作,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同时,提高跨区域协同治理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特色文化产业;跨区域;治理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文化产业近些年来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052亿元、占GDP的2.75%增加到2013年的21351亿元、占GDP的3.63%,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速超过20%。各地基于文化资源特色致力于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暴露出很多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需要升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需要搭建起新的平台,建立一种与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相适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同质化共存

  区域文化资源往往以某一地域空间为复合载体,在纵向上,贯通古今,积淀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在横向上,融合各个专项文化类型,形成复合文化体。每个地区不同的历史及现实人文景观和文化积淀,构成了各个地域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不同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生态圈。地域文化作为特色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制定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的重点。

  区域文化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选利用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一定的资源底蕴会产生相应的生产模式和产品形态。由于区域文化差异的存在,就形成了区域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地理环境、区位、民族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带来各个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村寨,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很难简单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因此,各地区必须结合区域文化情况,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探索不同的开发利用模式,探索、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反思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区域差异性是显著的特征,但区域同质化特征也与之并生。

  (一)文化产业区域差异性形成原因

  1.资源因素。尤其是不可移动、不可异地复制的文化资源造就了区域的独特文化品质,决定了区域文化产业的主要文化特点。例如江西的红色文化决定了区域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云南富集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决定了云南发展民族演艺、民族旅游、民族手工艺等以民族文化为底色的文化产业类型。

  2.经济基础差异。区域经济基础能给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保障。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是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国家层面提出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所涵括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都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禀赋,但就发展水平来看,这些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受到经济基础水平弱的制约。

  3.政策性因素。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地域文化精神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一种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以往十余年的文化经济发展中,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依赖逐步完善的国家政策体系建立,政府“看得见的手”起了主要作用。因此,像这种制度性因素,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往往扮演最重要角色,当地政府是否利用行政手段强力推动,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文化产业区域同质化原因

  就空间特色呈现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具有差异性,但区域同质化特征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产业结构层面,以省级为单位的大区域结构单元之间文化产业结构趋同;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层面,表现为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影视城、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等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同质化。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1.“行政区经济”的干预。文化领域在推进文化改革实现管理转轨过程中,还未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政府干预作用影响大,往往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历史性同类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出现相似性开发利用,或者同一资源主体多地区恶性竞争。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当一个地方政府引进并发展某个文化产业行业门类, 其他地方政府也会低成本地跟进模仿,以更低廉成本或更优惠政策诱导,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当国家层面围绕特定类型文化产业出台扶持鼓励政策,很多地方政府即使缺乏产业发展条件基础和人才、技术、资本等支撑,也会出台政策层层传导,出现了文化产业发展忽视资源禀赋的“跃进”现象。比如各地盲目上马的很多动漫基地、影视基地建设就是文化产业大跃进的恶果,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地区资源积累的差异特色。

  2.市场主体结构失衡。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原创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带动力强的骨干航空母舰,更需要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的文化企业“小舢板”,形成功能互补的企业构成的合理生态。据统计,2013年我国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91.8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三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为41351家,仅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总数的4.5%,95.5%的法人单位是小微文化企业,且六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7.0万家、13.7万家和4.4万家,分别占18.5%、15.0%和4.8%。①而特色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企业数量上明显不占优势,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较低,缺乏专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容易跟风,盲目投资,这也成为我国特色文化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的一个因素。

  3.地方财政支持、资源禀赋、消费能力、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财政支持力度越大, 企业往往越有动力向先进地区学习, 从而导致本地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先进地区。同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水平相近、资源禀赋相同、消费水平和结构相似地区容易形成文化产业同质化。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地区间文化产业发展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缺少差异化发展战略;因盲目发展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在旅游演艺、节庆会展、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尤为突出。总之,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上既有不平衡性,又有同质性。优化空间结构,加强跨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将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国家新战略的推出,为特色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合作提出了时代命题。

  二、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符合产业升级趋势

  将自身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遵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选取具备产业发展特征的优势文化资源板块进行产品项目开发。“一路一带”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深化的新思路新格局,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为了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一个庞大的战略性系统工程,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在整个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为特色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历史性契机。

  (一)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的“区域布局”走势

  文化产业“跨区域”互动发展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特点和趋势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区域布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符合文化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顺应“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文化产业“跨区域”互动发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文化产业生产要素“跨区域”空间流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才能实现资源共享,才能解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短板,发挥各地域文化产业优势,实现文化生产力集约化发展和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均衡化,缩小文化经济水平的区域差距。

  整体而言,过去十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惯常采用的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板块划分,在经济政策落实中情况不及预期,针对性效果不明显,未来十三五时期区域划分将会为经济带、经济区概念取代。特别是“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规划陆续出台,校正了以往区域经济支撑点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更加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新的经济带、经济区理念将进一步明晰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经济带将成为十三五区域战略重点。有学者认为,从四大经济板块转向经济带、经济区建设,可以加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优化区域分工,实现东部加速转型升级,中部形成大的制造业中心,西部能源产业更加优化发展的整体目标。作为经济发展重要门类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然在区域调整格局中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将呈现出专业化、区域化和特色化的布局特征,围绕城市群、产业带的新格局规划和布局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各地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视角。解决目前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空间布局问题,迫切需要文化产业生产要素进行跨自然区、跨经济区、跨行政区的区域流动,尤其是跨越行政区划划定的“行政管理区域”,突破现有“行政区经济”瓶颈,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用好特色资源协同发展,就成为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调整文化产业空间结构、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

  (二)加快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跨区域互动

  区域互动的本质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美国经济学家胡佛说:一个区域,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区域,就在于区内有一种认识到某种共同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即是区域的内聚力,是区域形成与演变的基础,决定了区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决定了区域的规模和边界。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一个城市的产业区、一个大的经济地带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区域。文化产业“跨区域”互动发展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一般意识”基础之上的各种不同等级的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提出,不仅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而且将对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

  1.从资源配置看,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跨区域互动,能实现多地区之间的文化资源互补与共享,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调动组织和人员的创造性。“共享”是跨区域互动发展的基础,包括共享文化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渠道、共享人才,通过在“共享”基础上的各类资源的配置,使各区域文化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使效益最大化,最后实现利益的共享。

  2.从产业发展规律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跨区域互动,有利于实现产业横向竞合和纵向延伸,做大总体规模,产生多方共振,实现多赢互利。跨区域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实现区域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减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通过城市与乡村的跨区域互动辐射,减小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提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准,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方式转型,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从实践上看,我国已经有文化产业的跨区域互动的意识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2004年,川、渝两地签署了《加强川渝两省市文化合作,共谋文化发展的协议》、《推进两省市广播电视业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和《加强两省市旅游合作的协议》,2011年又签署了《重庆市成都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成渝两地工作交流协调机制。2011年10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市签署《华北五省区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建立文化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三大跨区域文化平台(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平台、文化贸易平台、文化服务平台);五省区市中小文化企业信用将互联互通;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将联防协作。2011年12月,闽、浙、赣、皖四省及福州市签署《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9月,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文化主管部门签署《2013年深莞惠文化合作框架协议》,在文化活动、文艺创作、艺术展览等七方面深入开展跨区域合作。闽东北经济协作区五市一区2012签署的《闽东北经济协作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打造根雕创意设计研究基地、名家创作基地、文化创意园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共同打造文化品牌和文化企业。总体上看,各地虽然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跨区域文化产业协作仍然不够深入,区域之间尚存在诸多协作壁垒,需要进一步探索跨区域协作的方式、方法和机制,充分发挥区域集聚效应,实现区域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

  三、以管理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发展

  由于区域文化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是文化资源的空间依赖性,即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域文化空间,这种不同地域空间自然禀赋的差异使每个区域自成特色。区域特色文化经济正是以区域文化资源差异为依托,在一定空间条件下进行,地域空间的不同,不仅意味着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和约束,而且意味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对发展模式的约束。受地域文化资源类型及数量的影响,区域有着不同的产业选择,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如何通过文化资源整合来形成地域文化特色,将关系到当地文化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前途。

  (一)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平台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一定区域历史性形成的特色文化资源,保证开发利用中的一致性、完整性,避免无序竞争,造成人为割裂破坏,需要在跨越了行政区划边界,在一定文化区域内形成一种协同发展的组织平台,负责组织、研究、规划区域文化发展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问题。虽然这些年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一些突破行政边界的文化生态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示范项目。但就全国情况而言,大部分资源依托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区域,还没有很好的建立一种跨区域合作模式。现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同地区要抓住快速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撬动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的新平台,依托国家协调机制的建立整体推动本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从文化事业到特色产业,从特色资源整体性保护利用到差异化利用好文化资源,以规划统筹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正在探索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统一规划,既包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开展的一体化,也注重结合各自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差异化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此,建立了区域文化发展协作会议,共商区域文化发展的问题。当然,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组织形态和模式,完全可以纳入区域整体组织架构中,作为一个专门性组织平台,至于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二)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规则和政策工具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合作,除了建立特定组织保障,无论是设立专门性机构部门还是协调性议事机构,还要做好顶层设计,比如制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门性规划,以此作为指导约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引性文件。但更要做好运行机制的周密安排,确立具体规则和政策工具,从而保障区域发展规划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比如国家层面推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战略规划,就着眼于中西部地区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提升发展,除制定国家级规划作为顶层设计,还考虑突出有关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实施和推动文化项目落地。把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工业制造、建筑设计、文化体育等区域特色文化门类作为发展重点,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特色产业项目库,促进多领域交流合作。在机制建立落实过程中,不仅强调了各地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还特别指出要加强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协同发展,更大范围内调动各层次机构和社会主体的力量。作为国家战略实施,既有规划也有项目扶持,似乎能够较好地推动跨区域协同,但实际上无论是国家级战略还是地方政府的跨区域合作,都需要在机制建立后完善政策工具,把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评估作为推动区域协同效果的社会评价内容。为此,需要分别建立不同的工作团队和专家小组,开展专业性工作,提供技术性专业性分析工具和评估报告,督促跨区域协同的实施和效果监督,把跨区域合作发展放在了整个社会层面而不是局限在政府内部,放大了合作成效和执行力度,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从而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设计目标。

  (三)推动特色文化资源资本化运作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正在成为各地培育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以文化的特色支撑起产业的特色,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地区经济发展壮大和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即中小城市文化产业日趋专业化,产业分工出现了区域化。在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很多历史形成的专业性特色文化村镇,就可能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演变成特色文化产业集中的城镇,在保留延续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拥有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人群、信息的汇集,走上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推动城镇化的良性轨道。

  特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探索跨区域协同推进的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融合,探索特色文化资源资本化实现形式,把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东部地区资本富集和产业转移结合,建立特色文化资源利用项目化、品牌化,尽快建立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以文化资源项目化、品牌化中积累的有形无形资产做好新型资产评估打包,最终实现特色文化资源与资本对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产权化,实现新型业态快速发展。特色文化资源产权化过程,实现了自由流动资本与固定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突破了区域边界,盘活了特色资源,弥补了资本短缺制约,推动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快速成长。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发展中的文化生态平衡,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文化生态既包含历时性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习俗和有意义的场所,也包含凝结着时间价值形成的空间关系,特别是一些有形文化建筑的空间布局。以特色文化产业为支撑,对于推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开发出独特产品或服务项目,才能够获得市场认同,产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翼,李慧.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2万亿[N].光明日报,2015-1-24.

  [2]方烨.经济带成“十三五”区域战略重心[N].经济参考报,2015-3-20.

  [3][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A].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74.

    [基金项目] 国家行政学院2014年院级招标课题“我国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4ZBKT004)。

  [作者简介] 高宏存,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