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制造2025",用科技创新铺出强国之路

2015年05月20日 13:44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5月19日新华网)  

  【道路】走向制造强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中国制造必须从对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透支中走出来,重新设计中国制造的名片。过去这两三年,高铁初步鼎新了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但还远远不够,一个马桶盖就搅得中国制造不得安生。独木不成林,中国制造要比肩德日制造,还需要更多“高铁”站出来。【详细

  制造业大而不强,正在成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痛点”。一方面,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衰减,资源约束日益增强,产能过剩困扰加剧;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高呼“重返制造业”,意图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博弈中争夺优势地位。让制造业强起来,不但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着我国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轨迹,这个台阶必须上,这道坎必须迈。【详细

  【关键】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什么?

  信息化:

  既要守住现有利益,又能在未来占领制造业的战略高地,关键在信息化和产业化“两化”的融合程度。“两化”融合,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中国制造。从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经营模式上看,目前中国制造既有市场化特质,也不乏行政化特质,既有沉重的历史负担,也有难以突破的行动边界。因此,其与互联网并不天然融合,相反,在一些行业不乏互相排斥的先例。互联网+中国制造能否产生正向的乘数效应,将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要看技术层面能否对接,更要看机制层面、思维层面能否对接。【详细

  工匠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手艺人”,做“手艺人”不丢人,讲“工匠精神”不丢人。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工匠精神”,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面对“工业4.0”时代的到来,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这样才会有制造强国的到来。【详细

  人才:

  新的制造业格局,不再是依托“人口红利”的。以前,产业发展塑造人才,今天,更加需要的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包括各种职业训练之中,塑造优先于产业发展的人才,这是一种前瞻性,其实,归根到底,是让现代中国人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成为现代、新型经济形态的坚实支撑。【详细

  营商环境:

  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为企业发展、创新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我们在行业市场准入、税费改革、行政审批、政府效能、金融开放程度等很多方面,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企业最需要的是公平的规则和竞争环境,在公平、开放、有力的竞争中,会逼着企业必须创新。【详细

  创新:

  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制度创新不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指导思想里,创新驱动被摆在首位;在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中,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在五大工程里,第一个就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详细

  【落实】战略清晰,战术有力

  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清晰,战术也需有力。要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让核心技术助推“中国制造”站上“微笑曲线”最高端;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让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创新,成为做强制造业的“活力因子”;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抑制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同时发挥好制度优势,全面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让政府、市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详细】  

  微言大义:

  @风继续吹_7918:先把“互害模式”解决了!!

  @mmtt1394:任重道远!

  @知足4961:还是那句老话: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

  @东风缓送:这才是中国的工业4.0。

  @SDJean:有规划是很好的开头,也希望能够拿出投资“铁公基”的勇气来在新兴产业下加把柴!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中国制造2025”,关键词还是“制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与以往的制造业不同的是,“中国制造2025”要把科技、创新、人才等多种因素真正融合进制造业,真正走上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这条路,才是中国崛起、梦想成真之路。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