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三大战略”在区域协同发展之外的深刻内涵

2014年12月17日 07: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认为,简单地看,“三大战略”主要是解决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但是,深入分析可知,“三大战略”所承担的任务以及需要发挥的功能存在很大差异。“三大战略”的功能、内涵十分丰富,它们应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第二春的最强大动力之一。

一带一路

  资料图片:晨色中的江苏连云港徐迂新区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方桥头堡。(来源:刘卓群/东方I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后,也对明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做了全面的分析和部署。其中,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将成为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简单地看,“三大战略”主要是解决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但是,深入分析可知,“三大战略”所承担的任务以及需要发挥的功能存在很大差异。

  “一带一路”需要解决中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问题。过去中国的对外开放工作,立足点主要放在“引进来”。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发展瓶颈就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走出去”。

  而这一步怎么走、怎么迈,却是一个大难题。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中国“走出去”的力度很大,速度也很快,但效果却不是非常理想。

  “一带一路”对中国企业、中国资本来说,显然是“走出去”的最大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只有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约29%。毫无疑问,这是最需要资本投入、企业涌入的地带。如果能够将这一战略实施好,对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而长江经济带,除了发挥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之外,还必须承担两个功能:一是通过这一经济带的发展,推动改革深化;二是解决地区封锁、地区保护的问题。

  就改革层面来说,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总体领先于其他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这些地区也暴露出发展环境不佳、发展理念落后的问题,譬如行政效率低下、行政审批复杂、税负过重、腐败多发等。因而,长江经济带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出台更多有利于市场化的改革举措,以便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的,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就不算完满,也无法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从打破地区封锁和地区保护的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上穷下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江经济带缺乏协同发展的观念。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长江经济带必须变成一个带,而不是若干个块。这条带上的每个地区,都应当能够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三大战略”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相对单纯但示范导向作用更大的一个战略。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要解决三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要解决这个地区人口分布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就是说,它必须能够为中国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范本,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

  正因为此,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时,就要强调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在这方面,北京应当发挥辐射功能,将已经具有的资源尽可能地辐射和分散到其他两个地区。

  在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上,三个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定位必须十分明确,且要形成互补,能够产生互动效应,而不是各唱各的音,各弹各的调。

  总之,“三大战略”的功能、内涵十分丰富,绝不是简单地解决区域协同发展的问题,它们应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第二春的最强大动力之一。(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未来开放新航程

     两大政策与三大战略 助推经济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