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是浮躁心理作祟

2014年10月21日 07:12   来源:红网   高明

  19日,在武汉光谷名人林里,四位铜人身着现代学士服和古装,引来众多路人围观。据悉这四位扮演者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倡导“读书有大用”,激发社会对于读书和知识的重视。(10月20日新华网)

  中国素有文化和学习大国之称。古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典型学习故事,至今还家喻户晓。《学记》有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印证读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因此也逐渐形成了“学而优则仕”、“读书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无用”受到部分人的推崇。他们认为读书只是为了识字,“一切向钱看”才是王道。甚至曾有人言“专科生充其量做个老师,本科生充其量做个公务员,而重本生最后还得为没有考上大学的人打工”,妄图用这些个案来反驳“读书有用”。

  大学生扮作“铜人”,上街倡导“读书有用”的思想,这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度而言,是整整一代人的悲哀。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得许多人拿着手机玩的时间多,静心品味书香的时间少;拼命赚钱的时间多,伏案攻读的时间少;追求现实效益的时间多,感受书带给人能量的时间少。古训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用时髦一点的话说,读书并非无用,而是“兑现”所需时间更长,更需日积月累的努力。

  说“读书无用”其实更大程度上源于个人的懒惰与浮躁。在“读书无用论”的旗帜下,许多学生放弃学业,做起了所谓的“事业”。但“创业”一事,说起来意气风发,做起来却常常半途夭折,试问一个连读书尚且不能够平心静气的人,又如何成为商业大潮中的所谓“成功人士”?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人更应该重视学习和教育,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社会风气。读书并非无用,只是需要更扎实的“原始积累”,否则也不会有那么人悔恨“书到用时方恨少”。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