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食其力"到"同甘共苦" 中国向世界分享减贫经验

2014年10月17日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正因为“吃过苦”,所以成长起来后的中国不想“吃独食”。李克强总理和世界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也是想通过合作,和其他国家、地区“同甘共苦”。

李克强

  资料图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发表题为《依托家庭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演讲。(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发表题为《依托家庭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演讲。演讲中提到,“吃一顿饱饭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饥饿留下的印象永生难忘。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更好地‘供养中国’,也会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我们希望看到饥饿和贫困在全球被消灭,我们愿意与各国分享农业技术、经验和农业发展模式。”(1016日新华社)

  “吃”应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这个“吃”字——谋生即是“糊口”,找工作也就是“找饭碗”,女人漂亮更可谓“秀色可餐”……连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欧洲,都能窥见“舌尖上的外交”。

  在德国,李克强总理用“吃螃蟹”来比喻务实的中德关系;在意大利,李克强总理和意大利总理伦齐从饺子谈到披萨,从前菜聊到主菜,寓意中意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人为什么离不开“吃”字?一是因为农业文化根深蒂固。虽然在2012年,中国的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从乡村社会转向了城市社会,但是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留下的习俗不可能轻易抹去。二是缘于“饥饿留下的印象永生难忘”。传统农业受制于气候、技术等因素,产量有限,可谓“粒粒皆辛苦”。许多8090后觉得父辈过于勤俭,是因为他们不清楚,粮食对于“挨饿”的人有多么重要的生命意义。

  正是出于对“丰衣足食”的渴望,安徽小岗村的农民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搞“包产到户”,这群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革。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逐渐显现。凭借“自食其力”,中国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粮食“十一连增”,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

  “城市里有好多小胖子,农村还有孩子营养不良”。今天,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城乡二元结构仿若鸿沟般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进一步流通,最大的问题是“谁来种地”

  种地不如打工,为了“养家糊口”,很多农村青年背离故土奔向城市,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在城市站稳脚跟,仅靠他们每年候鸟般地往返家乡收割庄稼,“18亿亩红线如何守得住”?

  不满是向上的齿轮。出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中国的改革在步步推进。新一届中央政府致力于推行“新型城镇化”,并一再强调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可以料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普及,户籍壁垒的逐渐打破……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饥饿和贫困是一种“无声的危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任何时候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正因为“吃过苦”,所以成长起来后的中国不想“吃独食”。李克强总理和世界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也是想通过合作,和其他国家、地区“同甘共苦”。(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没有粮农的利益就没有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