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迪:“粉丝经济”或是苹果手机成功的“秘籍”之一

2014年09月21日 06: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不仅仅是国产手机,整个国货行业都缺乏一种把产品做成品牌,做成粉丝信仰,进而转化为“粉丝经济”的理念。

苹果手机

资料图片:上海南京路苹果零售店人潮涌动,游人纷纷扎堆在店里体验苹果各个系列的产品。(图片来源:小木人/东方IC

  911日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6iPhone 6 Plus等新一代产品。尽管评价褒贬不一,可随之而来的预订狂潮还是瞬间挤爆了苹果官网。尽管iPhone 6还没有在中国内地正式上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民众的购买热情,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用更高的价格先饱眼福,那疯抢画面简直“惨不忍睹”。

  似乎在一夜之间,国内各种手机测评网站就“集体静声”了。人们的思维中只剩下了苹果,而国产手机,不知不觉陷入了“大逆风”的局面。

  众所周知,iPhone系列手机因其完美的工艺设计与用户体验深得人心。拿起来美观大方,界面操作人性化又不失流畅,App Store功能更是将其商业性和独创性融合一体;其次是完善体贴的售后服务,每个零售店的Genius Bar都给买家提供到位的技术支持,赢得了口碑;最后,随着一代代iPhone的一路走来,“果粉”的队伍不断壮大,而一路标榜的“高逼格”也代表了“果粉”的iPhone信仰,新一代iPhone 6的口号“biger than biger”被网友戏称为“比逼格更逼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纵观以上原因,前两条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应该并不难。人们都知道,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在中国的富士康。尽管富士康最近面临一系列风波,自身也想转型,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苹果公司无论如何不愿舍弃性价比如此之高的代工厂,这足见富士康“代工之王”的水平了。再看国产的小米手机,面世之初业界一片好评,雷军也受到了IT界的高度热捧,一时风头无两。可见,国内既不缺乏科技力量的支撑,也不缺乏优质生产的基础。然而,为何国产手机总是昙花一现呢?

  其实,这与歌星的粉丝们拿着昂贵的门票一路追随偶像演唱会异曲同工,它反映的是粉丝的巨大影响力。正因如此,iPhone 6一旦上市,不管其测评怎样,运行参数如何,对于它的拥护者来说,行动只有一个:iPhone 6来了,我该换手机了!

  当然,一个希望通过“粉丝经济”来赚钱的品牌,对其拥护者的态度不会是“你爱或是不爱,我就在那里”的冷艳,而是要用心为用户服务,贯彻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反观国内,魅族8面世广受好评,小米1问世颇为抢眼,而现在呢?后续产品除了问题频出被用户吐槽以外,已没有新闻价值了。当然,不仅仅是国产手机,整个国货行业都还缺乏一种把产品做成品牌,做成粉丝信仰,进而转化为“粉丝经济”的理念。

  不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不断掉“一锤子买卖”的暴发户念头,国货行业的被动局面恐怕还会是持续的“节奏”。(中国经济网网友 孙迪)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苹果股价下跌不是愚人节的玩笑

     iPhone6为何“爽约”苹果开发者大会?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