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住房公积金怎能沦为穷人的“鸡肋”?

2014年08月31日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代退公积金几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设置重重障碍,千方百计地避免劳动者提取公积金,就成为了制度的必然性选择。

住房公积金

资料图片:行人从过街天桥上印有“取公积金”字样的小广告前走过。(图片来源:旮旯 / 东方IC

  “明明是我的钱,我却做不了主”——一边是巨量公积金使用效率低下,一边则是大量有意使用的缴存者“望而兴叹”。近年来,抱怨公积金“提取难”的呼声不断。公积金“交钱容易取钱难”,这已经成为不少地区缴存者反映的共性问题。(8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住房公积金是公共福利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一定偏差的。

  所谓公共福利,它的核心特征是:每一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任何人,纵然他一时不具备被保障的条件,却也不会有额外的损失。保障意味着给予、惠顾。既要保障特定个人、群体,也不能令其他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其中必然会有缺口,这缺口往往由财政来填补。

  以医保为例。现在,城乡居民每年人均缴纳不足100块钱,就可以享受到较高的医疗保障,为什么呢?其一,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年患病,于是通过政府统筹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患者的“众人抬一”;其二,在医保资金的筹集上,个人缴纳的是小头,财政承担了大头,即在每人缴纳100块钱的同时,财政予以300多块钱的补贴。如此才形成了所谓“看得见的福利”。

  福利看得见,民众就愿意进入福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之所以推进得很快,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并非是因为行政力量的强推,而是民众积极参与的结果。

  如果我们设想一种很坏的情况:财政不补贴了,人均400多块钱的筹资全部由个人来承担,那还能算是公共福利吗?显然不能。民众还会积极参与吗?也不好说。人均每年要负担400多块,一个家庭要负担几千块。于是,很多人会想:就把这些钱搁手里吧,患病了就用这些钱去治,不患病就算赚了。

  而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个“抬会”(又称经济互助会)制度。公积金贷款为什么利率较低?并不是因为财政给予了补贴,而是公积金的存款利率低。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反向操作的“抬会”。一般情况下,民间“抬会”是大家抬钱给少数人用,后者给前者支付较高的利息,而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是大家抬钱给少数人用,而且是相对于市场利率,前者反而要给后者贴息。这就意味着,为了使少数人享受到低息贷款的优待,多数人要蒙受低息存款的损失。

  没有享受优待的多数人愿意承受这样的损失吗?当然不愿意。于是就有了两个结果。其一,人们千方百计地逃避缴纳公积金。在劳动力市场,如果资方愿意直接折现给劳动者,劳动者往往是很愿意接受的;其二,纵然被迫缴纳了公积金,也希望想办法退出来。众所周知,代退公积金要收取较高费用,几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设置重重障碍,千方百计地避免劳动者提取公积金,就成为了制度的必然性选择。

  一项公共政策,如果将少数人得到的优待建立在其他多数人利益受损的基础上,它往往会沦为多数人的“鸡肋”。在市场机制日渐完善的今天,职工工资增长实际已主要受市场竞争驱使,而并非主要得力于某种呆板的行政规定。

  但普通民众买房难是现实问题,是否应该普适性地给予帮助呢?答案是必须的。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真正的定向型公共福利制度。至于具体如何构建,那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了。(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斌)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住房公积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住房公积金管理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