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0万亿土地出让金成了谁的“钱袋子”?

2014年08月29日 12:56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从8月中旬起,国家审计署将启动针对土地出让金的大范围审计,这则消息一经报道就引起广泛关注。据统计,在过去的13年间,全国土地出让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但实际情况是,土地出让金大多处于“封闭运行”,“土地账”成“糊涂账”。

  【疑问】说不清楚的20万亿土地出让金去哪儿了?

  听惯各地“地王”迭出的新闻,更见惯各种血泪拆迁的乱象,汇集起来的,是过去13年间20万亿元这样一个土地出让金总额。这13年中,2007年之前,土地出让金全归地方财政自由支配,那时全国每年真实的土地出让金到底有多少?这不仅财政部说不清楚,甚至连国土资源部也说不清楚——国土部门截留了一部分,腐败消费花销了一部分,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又浪费了一部分,招商引资“减免”了一部分——土地出让金的大蛋糕,基本就是这样被“吃”掉的。【详细

  【原因】土地出让金游离于监管之外

  土地出让金管理中的问题,不是缺乏制度的结果,而是制度得不到遵守的结果。土地出让金的管理和使用,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意见》等法规,均对其作了规范,其中,“收支两条线”、强化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协调和衔接,是基本要求。

  然而,制度再“丰满”也抵不过现实运作中的“骨感”:做假账减少固定支出者有之,不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者有之,侵吞挪用者有之,且绝非个别现象。

  不遵守制度,诚然有制度纰漏和不法者借机寻租的因素,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土地出让金这本账上,在记录地方预算外主要收入的同时,还“记录”了沉重的地方利益诉求,以及多年形成的地方治理惯性。【详细

  自从分税制改革之后,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头部分,一些地方的“土地财政”比例居高不下,甚至患上“土地财政依赖症”。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状况基本都由地方政府掌握,该怎么征收、如何使用,只有一个大的制度轮廓,却没有明细规则,亦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土地账”长期失于审计,问题层出不穷,乱象一直不断。【详细

  【解决】政府怎么花钱 该接受监督

  无疑,预算越细化、越直观,越有利于公众监督。公众之所以对一些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有疑问,就是想知道行政开支的每一元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花到谁身上”。【详细

  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但是,土地出让金这么大一笔钱,长期稀里糊涂地存在着,不能只是等待“全口径预决算管理”的实现。地方人大首先必须加强监管,如果政府部门不愿将其纳入预算并且详细公开,那么人大代表完全可以否决这样的预算;此外,地方人大拥有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可以要求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定期向人大报告。

  作为预算公开的一部分,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和支出,更该接受公众监督。20万亿土地出让金不仅要审计,更要晾晒。卖每一块地,收了多少出让金,又支出了多少补偿金,剩下的钱如何支出,都应该清清楚楚地公开——唯有让土地出让金全程公开晾晒,方能防老虎、驱苍蝇。【详细】 

  微言大义:

  @石述思:政府作为高房价最大的收益者,该说说地皮费去哪了,比爸爸去哪了难,但重要。

  @何光伟:20万亿是多少钱?全民医保得多少钱?全民免费教育得多少钱?20万亿土地出让金够不够这几样的钱?这20万亿被谁拿走了?

  @美食长春-张建明:目测有很多很多的官员要睡不着觉了,监狱客满的节奏。

  @齐人说梦:全民所有,人人没有,钱去哪儿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恍若印钞票般,乐坏了一帮地方政府,这个生钱模式很快在各地被简单复制,不断蔓延。只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等民生问题依然困扰许多百姓,那么,这糊里糊涂的20万亿土地出让金究竟用到了哪里,到底成了谁的“钱袋子”?当然,没有审查和监督,没有预算公开,这个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