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沦为“公厕”是谁之过

2014年08月29日 07:30   来源:长江日报   马涤明

  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芷胜庄村停了52辆崭新校车,而且已经停了近1年。这是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约2000万元购置的校车,原本计划在温岭成立一家校车公司,以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不求盈利,但却因为市场需求不足,计划搁置。这批崭新的校车废置在村里,甚至成了一些人解决内急的“公厕”。(8月28日新华网)

  商会所说的“不求盈利”,我们无从考证,但“市场需求不足”的说法却令人质疑。市场有无需求应通过投资者考察或经营实践确认,经营主体与市场还没有任何的对接,政府部门就给出了“市场需求不足”的结论,一来不合理,二来,确认市场需求也不是政府应该干的活,以行政权力认定“市场需求不足”,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则像是笑话。

  最理想的情况,是将校车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而事实上,这种服务也在政府义务之内。但依官方说法,目前政府财政尚无能力承担所有的校车服务。而正因如此,在校车市场化的问题上,政府更应做好服务者的角色,而无需过度操心投资者的风险问题。

  当然了,不批准商会成立校车公司,也不能全怪当地教育局,主要是现行校车管理制度中设立了校车运营行政审批这一环。而政府部门既握有行政许可权力,也就不可能自甘无为,置身度外。那么,对校车运营所设置的行政许可,有无必要或者是否适度,值得商榷。

  校车关乎学生安全,当然需要政府监管,但行政监管不是越多越有效。行政审批层次太多导致效率的低下,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新校车迟迟不能上路的情况,部门间在发照问题上的动作与口径,可谓“文齐武不齐”,有些地方不得不由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专题协调。

  温岭地区是否需要再增加新校车,校车服务是否已足够,应由市场决定。市场还没说话,政府部门先横在中间不让供求双方见面,这种情况不管是制度问题造成,还是政府部门对“市场的归市场”不习惯,与简政放权的行政改革大方向都是背道而驰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