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耻感:像对待感冒患者一样,面对抑郁症患者

2014年08月15日 07:50   来源:新民晚报   徐轶汝

  1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里,近20人围坐成一圈,一次以抑郁症患者为主的小组互助活动马上开始。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参加者们进入自由发言。没有主持人,也没有固定的流程。想说就说,说到伤心处涕泪横流,想不说就不说,全程一言不发的也有。组织者相信,倾诉固然能疏解患者的情绪,倾听亦能让他们找到共鸣,得到安慰。

  在这个小圈子里,所有人都不用透露真实姓名。为了保护隐私,手机必须关闭,更不能用纸笔记录。连提前离场都会被认为是对正在发言的组员的一种“刺激”。

  在这里,参与者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组织这场活动的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而不是患者,无论他们是否曾被确诊过。抑郁症带来的病耻感,在这间安全的小屋子里,仍旧如影随行。这比疾病本身更令人抓狂,甚至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精神科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病耻感令个别患者一旦感觉病情好转就擅自停药,导致复发。患者家属也会有病耻感,会阻止患者去精神病院就诊,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期。

  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歧视是病耻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位躁狂抑郁症患者在博客中写道,生病后他换过无数个工作,后来只能做兼职,因为受不了发病后同事们异样的眼神和嘲讽。

  更令人心碎的不理解来自家人,一些患者发病前都曾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从巅峰到谷底的身份转化,不仅自己接受不了,家人也难以理解,所以常会责备患者“怕苦怕累”、“好逸恶劳”、“啃老”。生病的人最渴望得到的,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外,莫过于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种需要更为迫切。

  消除歧视,前提是去污名化。一是要让更多人认识抑郁症,普及相关知识;二是要强调,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只会自伤,不会伤害他人。不少名人能公开自己的病情,对消除偏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能做的,是像对待感冒患者一样,面对抑郁症患者。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