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涉嫌吸毒受到调查 公众人物更应加强自律

2014年08月15日 07:41   来源:光明日报   刘巽达

  随着演员张默、高虎涉嫌吸毒受到调查,近一年来,光是北京警方查获的“涉黄赌毒”违法犯罪的名人已逾10人。娱乐界公众人物的负面新闻扎堆,从文章出轨的轩然大波开始,继而是黄海波嫖娼,张元、宁财神吸毒,加上此前的高晓松酒驾等。与其他社会新闻相比,这些口耳相传的负面新闻很多属于“小儿科事件”,可为何舆论如此鼓噪?无他,盖因他们是聚光灯下的明星。有明星辩解说,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谁不会犯错,何必大惊小怪盯着我们?此话似乎也对。但不妨往深里想一下:为何大家总是充满好奇心,总是持不了平常心,总是对他们要求更高、期待更多?

  一段历史时期内,普通大众把艺术家当作人生楷模看待。因为他们在舞台和屏幕上塑造的形象,人们动情移情,无形之中,视他们为精神导师,引领价值取向。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的话说:“人们心目中的艺术家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有艺术的绝活,还有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慰藉、审美的愉悦。所以艺术工作者一定要恪守职业道德,追求德艺双馨,树立良好的形象,要先做人再演戏,德为先、艺为本。”

  把这些话通俗一下,可不可以这么说:就“艺”而言,这些公众人物是优秀的,否则也成不了明星大腕。但就“德”而言,似乎就不尽如人意了。“德艺双馨”是对文艺界公众人物的要求,德为先、艺为本,光有“本钱”还不够,前提条件是品德高尚。这些要求,显然就要高于普通人了。这不足为怪,公众人物获得的社会资源大大优于普通人,他们无可避免地置身于“放大镜”下。这些特质,是公众人物与生俱来的“基因”,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公众人物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对公众有着引导作用,他们的违法、失德行为,可能会让部分粉丝盲目模仿,也会对舆论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最令人担忧的是,假如公众人物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甚至到了见怪不怪、不见才怪的地步,那么,这种“常态化曝光”就会引发人们心理的漠视和习惯,乃至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最终变成一部分人的价值认同,甚至可能导致我们民族文化和优秀价值观的沦陷。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曾说:“公众人物的生活方式,对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某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众人物更要非常自律。”

  公众人物当如何自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不妨作为公众人物的追求目标:既有心性道德修养的“内圣”魅力,又有正能量贡献社会的“外王”感召力,以这样内外俱佳的形象服务社会、引领人群,才会赢得人们的关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想必都懂。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