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俐:非得让我们哭着看《舌尖2》吗?

2014年05月15日 06: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王心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只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无法承载更深刻的社会思考。还记得《舌尖2》第一集那句“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吗?当时你肯定也有所触动吧。现在,让我们把这句话回赠给《舌尖2》。 

舌尖;美食

资料图片:2014年5月7日,四川眉山,吴阿姨在捞泡菜,这几个透明的泡菜坛子就是专门为舌尖2剧组准备的。(图片来源:成都商报-东方IC 

  这厢有网友对提琴女孩的真实身份刨根问底,那边有技术宅对惊险无比的攀树取蜜喋喋不休,《舌尖上的中国2》自播出之后,仿佛就陷入了一场“全民来找茬儿”的肥皂剧中,也把《舌尖2》的导演们忙坏了,忙着辟谣,忙着道歉……更让死守电视机前,就差流“哈喇子”的吃货们瞬间没了胃口。

  中国是对美食非常有情怀的一个民族。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不顾他人叫“吃独食”,连受不了也叫“吃不消”……这就是国人一见面就问“你吃了么?”的原因所在。显然,国人对于吃的讲究已经远远超过了吃本身,所以,《舌尖1》跳出传统美食节目的桎梏,展现柔情的人文一面才能一举成功,这虽然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但终究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似乎国内的热门节目都难逃“2代”很难做的宿命,于千呼万唤中登场的《舌尖2》也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情节有点洒狗血”、“跑题跑得没边了”……最新一集《家常》中就讲诉了这样一段“三观不正”的故事:母亲为了女儿学琴,五年不与丈夫相见,就连孩子的奶奶病重化疗都没有回去看一眼……一档美食记录片愣是把早已编排好的煽情桥段强塞到了里面。当吃货们看到那碗“客串”出场的红烧肉时,顿时觉得索然无味了。

  拼命煽情,试图戳中泪点,这一直是国内电视节目的“不二法门”。无论《舌尖2》,还是之前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总有身残志坚的哭点嵌入其中。甚至以哭闻名的央视某著名主持人也忍不了了:现在好多综艺节目都在哭,找对象的在哭,谈恋爱的在哭,选秀的也在哭。

  因为哭最能打动人,最能够快速提升收视率。

  但是,一旦当故事性占据了纪录片的主体,难免就会引发商业包装和过度炒作的嫌疑。纪录片毕竟不是商业电影,真实才是它的根本。凡是过度表现之后,总会让人感到扫兴,也会弱化事物本身的魅力。换言之,当观众在面对一档美食纪录片时,希望被唤醒的是口水,是味蕾,绝不会是泪水。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正在转型的中国,尤需纪录。今天,人们对于纪录片的要求显然已经不局限于拍出一部好作品,更在于一种微妙的人文共鸣。今天的纪录片人也在探索一条这样的市场化路子。在观众日渐挑剔的审美下,这样的摸索过程肯定会很痛苦,但想要把饕客那根咂摸味道的舌头捋直了,好好说道说道中国,似乎也只能这样做,再无其他捷径可言了。

  不怕有争议,就怕没人吐槽。说到底,《舌尖上的中国》只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无法承载更深刻的社会思考。还记得《舌尖2》第一集那句“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吗?当时你肯定也有所触动吧。现在,让我们把这句话回赠给《舌尖2》。(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王心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什么因素造就了今天“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2》:让美食多些本色出演吧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