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世行"中国经济年内超美国" 人均GDP质量才重要

2014年05月05日 0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我国的经济发展向来是由一连串数据显现的。数据都“高大上”,感受却很“屌丝”。GDP应该真实地体现大多数人的实际感受不是吗?

中国经济;中国梦

2014年4月2日,北京,建筑工人在挂起“中国梦”标语的工地上作业。(图片来源:Andy Wong / 东方IC  

  从数据和国际标准来看,我国人均GDP已迈入“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但人均GDP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大多数人的收入被少数人平均了,如果再考虑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房价,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更远离“中高”应有的含义。(54日《经济日报》) 

  日前,一份来自世界银行发布的“国际比较项目”报告也称,通过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做出预测,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 

  我国的经济发展向来是由一连串数据显现的。数据都“高大上”,感受却很“屌丝”。GDP应该真实地体现大多数人的实际感受不是吗?况且,“购买力平价法”这个算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毋庸置疑,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美国的人均GDP要远远高于中国。即使今后中国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我们要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经济增长实质水平,这段路远比“GDP”全球锦标赛要更远更长。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让千千万万民众真实受惠的发展才是践行“中国梦”的最终归依。 

  当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GDP总量很大的表面之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中等收入陷阱”、“做大蛋糕易,分好蛋糕不易”等等。 

  在我们身边,有的人拥有N处房产,在京沪等大城市购房那叫一个“面不改色心不跳”,尽管那里的房价最“高挑”;有的人却连获得起码的“安身立命之所”都觉得是奢侈。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0.473)已经远高于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这说明减少贫富差距是我们发展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当然,在“减差”的同时,还需要“扩中”,就是增加中产阶级的比例,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内需和提高购买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中等收入者比重提上去了,自然就有了拉动消费的强劲能量。“扩中”问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问题,而“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一发展源泉的充分涌流,也就能很好地解决提升人均GDP质量问题了。(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中国成中高收入国家”被吐槽中的民生焦虑

     中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 大家咋不买账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