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俐:北京车展热闹过后,还能剩下什么?

2014年04月24日 0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王心俐认为,逛欧美的车展,你会发现,那儿的车展很纯粹,车才是主角,看客琢磨的也是车,车模逐渐沦为点缀甚至消失。而反观国内的各大车展,香车一定要配上美人或名人,车反而成了尴尬的摆设。主角与配角的错位反映了车展文化的肤浅以及国人心态的浮躁。 

2014年4月21日,北京车展迎来首个公众日。图为晚高峰时期,国展地铁站观众人流潮动,场面堪比春运。(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逛车展看啥,原本不是个问题。然而,正在北京轰轰烈烈上演着的车展上,偌大的展馆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总让人有种逛的是庙会而不是车展的错觉。

  “都教授”来了又走了,混杂着高分贝的尖叫声和哭喊声。名噪一时的“女神”兽兽复出了,菲戈、李玟、邓紫棋也来了……美轮美奂的舞台,熠熠生辉的香车,风情万种的车模,再裹挟着名人的威望,那些千里迢迢跑来参观的看客,你就真估摸不准他们内心想看的究竟是什么了。

  坦白讲,对于很多参观者而言,他们并不具备去欣赏豪车的能力,也没有购买豪车的实力。一些刚刚从苦日子中走出来的国人,他们更多地只是喜欢扎堆凑热闹,哪儿热闹总忍不住哪儿钻。人挨人,人挤人,里三层,外三层,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好看的,但往往里面就只有人。

  北京车展媒体日上,连一个外国媒体人,看到北京车展人山人海的场面都吓傻了眼,遂问国内媒体同行:你们中国怎么有这么多媒体啊?中国同行无奈地回答:呃,都是自媒体……

  种种奇葩现象,在国际大型车展中,又似乎是中国所独有的。

  去逛逛欧美的车展,你会发现,那儿的车展很纯粹,车才是主角,看客琢磨的也是车,车模逐渐沦为点缀甚至消失。因为只要有好车,就不会担心没有人气。而反观国内的各大车展,香车一定要配上美人或名人,车反而成了尴尬的摆设。主角与配角的错位反映了车展文化的肤浅以及国人心态的浮躁。

  与国外的车展不一样,我们执着的从来不是能展示和推广自己多少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而总是津津乐道那些“高大上”的数字:参展车辆1134辆,全球首发118辆,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参展商,价值1亿元的最贵跑车更是瞬间售罄……

  这一系列重量级指标让我们感叹:从车辆的持有量来看,中国早已步入了汽车时代,可是我们的汽车文明却还远远没有跟上。各种恶习和凑热闹的车展大汇演,迎合了人们对于财富近乎病态的欲望。当车展经济的大潮蜂拥而至时,浮躁车展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难怪《新周刊》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一个盛产亿万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一个“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而人人饮鸩止渴的时代,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费的时代。

  多的是人,多的是车,热热闹闹过后,除了满地垃圾,我们还留下了什么?(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王心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北京车展开幕,只负责眼球

     中国式车展 看人还是看车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