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懂“清明节”的深意

2014年03月31日 15:12   来源:荆楚网   李龙登

  每到清明前后,人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祭祀先人,寄托哀思。这是对逝者的一种怀念和感恩,其中满含的是人间宝贵的亲情。然而对于清明节包涵的深意估计知之者甚少。

  清明节其实是一个很有人文意义的节日。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于是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正当晋文公要封赏他时,他却隐居山林。文公寻他的时候放火烧山,他宁死也不出来,后来在他死去的柳树洞里,发现他留下的一首诗,主要是劝文公廉政的。诗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更清明”。故此,后人感其大义,设寒食节,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他臣子的这首诗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看完了“清明”的来历,让人不禁联想到当今社会。“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论点,十八大报告的这一新论述,宣示党心、沉孚民心,彰显出我党坚定不移反腐倡廉的鲜明立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目标,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科学发展的保证,更是执政党品性与品格的生动诠释。对腐败零容忍,才能有效震慑腐败分子,干部清正了,政府才会清廉,政治清明便不遥远。

  “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以贪赃羞儿孙”。 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成由廉来败由贪的道理,珍惜政治生命、珍惜家庭亲情、珍惜个人努力,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家庭的支持,这既是廉洁勤政的需要,也是党性人格的体现。

  清明既是缅怀前辈、先人,更多的是留给执政、执法者的思考。介子推临终留给为政者的教诲和忠告,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让为政者永记心中、永志不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