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地方债增速过快的势头如何遏制?

2014年01月03日 06: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目前,地方债的偿付问题不大,但是,地方债的过快增长趋势需要遏制。未来,还需要继续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改变政绩观,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具体举措来从根本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债

图片来源:IC / 东方IC

  20138-9月,审计署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全面摸清了我国政府性债务的底数。近日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

  情况不算太糟,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12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60%的控制标准参考值;全国政府外债占GDP的比率为0.91%,远低于国际20%的控制标准参考值。中央政府债务风险不大,主要集中在铁路总公司,其他债务风险可控。伴随着铁路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启动,债务风险化解的路径也较为清晰。唯一令人比较担忧的是地方债的增长速度。

  应该说,目前地方债的规模还是比预测的乐观。之前,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地方债务规模在20万亿左右,比如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就预测,中国地方债务约为19.94万亿元。尽管这次审计署公布的数字没有预期那么大,但增长趋势却不容乐观,截至2013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789.05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亿元,年均增长19.97%。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26.59%

  2014-2016年是地方政府还债高峰期,地方债增长速度较快,地方政府的日子肯定比较难捱。其实,政府负债是现代国家的普遍现象,二战以来的世界大型经济体就没有真正清偿过自己的债务。201310月,美国联邦政府还因举债问题无法达成共识连续关门16天。对我国来说,中央政府不会眼看地方政府没钱还债关门,但中央政府若为地方债兜底,也会带来道德风险,甚至刺激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举债。因此,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靠地方政府自己还债,这就需要弄清地方债增长速度过快的原因。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原因主要有四。其一,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从增长分布看,地方债主要集中在县一级政府。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就一直遭到诟病,在县级及以下政府尤其如此。分税制的改革方向是没错的,但是,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县级财政没有独立的税种收入,财政收入难有保障。

  其二,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分依赖。地方政府从农民手中低价购入土地,转而以一定溢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再建造密如蜂窝的楼盘。这个快速生钱的模式在很多城市被简单复制,但却忽略了房价下跌的风险,国内几个知名的“鬼城”就是例证。要还钱,只有让土地价格上升到足以覆盖开发成本,但这又抬高了房价,与目前房地产调控的目标相背,因而这个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其三,一些地方政府对GDP盲目崇拜。大修大建是最容易见到政绩的,官员为了升迁盲目追求GDP,甚至出现了“欠债越多的地方,发展得越快,地方官员提拔得越快”的怪象。

  其四,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不规范,缺乏硬性约束。按照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在财政运行中开列赤字,不得发行地方债券,不得提供担保等,但相关法律存在一个漏洞,市、县、乡可以设立间接的融资工具。这类机构由地方政府所有,但按公司形式组建,它们拥有借款的自由。

  目前,地方债的偿付问题不大,毕竟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地方债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资,属于优质资产。但是,地方债的过快增长趋势需要遏制。可喜的是,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地方债务的风险问题已经受到重点关注。近日,中组部印发通知,明确规定“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未来,还需要继续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改变政绩观,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具体举措来从根本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过度炒作地方债务与现实不符

     网言众议: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是喜是忧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