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不挣钱乃银行停贷的真正原因

2013年10月09日 06:58   来源:红网   谭浩俊

  在强弱非常分明的情况下,银行是不可能将话语权交到消费者手中的,甚至不可能给消费者一丁点话语权。这决不是理论分析和推算的结果,而是无数事实证明的结论。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房贷停贷现象,则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据媒体报道,近期,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多家银行都以“额度用尽”为由暂停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但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

  “金九银十”制造的“刚需热”,却遭遇银行创造的“房贷荒”,不可谓不是一场具有“喜”剧意味的大戏。而大戏的背后,则是刚需一族的苦笑。资金紧张、额度控制,当然是银行可以拿得出手的理由,也是银行可以公开拒绝向消费者贷款的“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可能并不在此,而在于房贷与一般的贷款相比,效益实在“低”得让银行无法接受。

  就以最不被银行看好,也是银行最不愿意涉足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为例,虽然风险大一些、手续繁一些、效益低一些,但与房贷相比,不仅利率可以上浮20%以上,而且可以在贷款过程中附加许多为银行获取其他利益的条件,比如搭售理财产品、收取中间费用以及缴纳存款保证金等,使银行实际获得的利益远高于贷款利率。更重要的,还能让银行迎合当前的政策要求,使经营者得到政治上的认可。相反,房贷则除了利息之外,很难再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增加其他方面的附加条件,获得其他方面的收益。自然,也就极不愿意从事此项业务了。

  只是面对银行的重利不重义、重钱不重情,那些急需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刚需一族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上涨,却因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无力购房,最终导致利益受损。

  也许,从完全的市场角度分析,对银行的停贷行为,可能找不出任何可以质疑和反驳的理由。因为,银行也是企业,也需要讲究效益。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银行的停贷行为,并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而是霸王行为。要知道,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也是来自于企业、来自于居民,是企业和居民养活了银行。更直接地说,银行与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企业和居民之水,银行这条鱼就将无水而亡。

  现在的情况却是,银行这条鱼,已经能够左右企业和居民这团水了,甚至可以将这团水搅混、搅浊,并在混浊中获取步该获取的利益。

  想一想,企业和居民将钱存在银行,却要被银行左右,被银行进行各种各样的利益盘剥,企业和居民却无计可施、无力可发,甚至连基本的话语权也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何市场公平可言呢?还如何称得上市场行为呢?市场经济最核心的不就是“公平”二字吗?没有“公平”,何来市场?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银行没有任何道理的停放住房贷款,让刚需一族的利益受到损害,有关方面是没有理由袖手旁观的,也是没有理由置之不管的。要知道,随着国家保障房政策的逐步到位,许多则性族都需要有房贷政策的大力支持。否则,即便保障房建好了,许多刚性族也可能没有房贷政策的支持而难以得到应有的住房,实现“住房梦”。

  事实上,房贷政策也是保障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保障房政策协调运行。即便银行存在资金紧张、额度不足的问题,也应当将刚需房贷作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给刚需一族提供必要的支持。

  银行需要讲究效益,但决不能只讲效益、不讲形象、不讲大局、不讲行业道德。房贷的经济效益可能少一点,但社会效益很大。就象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一样,都是具有政治要求、政治需要的行为。

  更重要的,如果此时银行制造“房贷慌”,就等于给开发商提气、给开发商张胆,使房地产市场面临新一轮混乱、新一轮市场恐慌。这一点,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