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先生:新中国成立64周年 经济航母转型再出发

2013年10月01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是人人皆会受益的“帕累托改进”,人人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当年曾经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已经有了各自不同的位置。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

新中国成立64周年

    2013年9月29日,河南省温县黄庄镇高召村小学的学生在精心制作剪纸作品。图片来源:徐宏星/东方IC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

  每到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总喜欢抚今追昔。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失败,64岁的新中国的成长历程是最好的职场励志教科书。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神州大地回响,64年的团结奋斗,国人长久以来不懈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正大步向前推进。从新中国建立之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从连火柴这样小的生活用品都需要进口,到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从过去中国人参加国际会议只能“仰人鼻息”,到现在任何重大的国际会议都不能缺少中国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正如已故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所说,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从高度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瓦解,到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际社会将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已经从“小船”变成“航母”。但社会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国人已逐渐意识到中国经济已经从一个过去两位数高增长的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中国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如何提升创新水平、企业精神和技能?这些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改革”,这个词恐怕是今年见诸报端最频繁的一个词了。如果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大幕,使中国走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道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使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那么即将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是中国改革进程重要时间节点,“经济航母”如何转型将给世人一个清晰的答案。

  从去年的十八大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不断提醒人们,改革不能产生惰性。

  改革的脚步没有停止:本届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对原来意见和问题较多的铁道部进行了职能分割和企业改制;8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7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等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政策新措施也在不断陆续推出;不久前上海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挂牌……

  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是人人皆会受益的“帕累托改进”,人人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当年曾经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已经有了各自不同的位置。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凭借人口、环境和资源红利的增长模式,依靠投资、信贷和货币扩张的粗放模式,依赖出口快速增长的外向模式等已经不可持续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从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一季”,到经济提质增效的中国奇迹“第二季”,仍然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子房先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章玉贵:金融改革决定经济转型成败

     李垂发: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顺应潮流,造福人民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