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G20峰会 距离布雷顿森林会议影响力还差得远

2013年09月06日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许一力认为,要注意到,G7到G20之后,这个峰会的性质其实已经是完全改变了。当初成立G20发达国家是以救世主的身份空降,为了应对亚洲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的冲击。现在早已经是风水轮流转,新兴国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反倒成为了解决发达国家欧债危机、次贷危机的突破口。

G20峰会于9月5日至6日在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举行,这是近期最大的国际政治、经济政策的交锋。
图片来源:RIA NOVOSTI / 东方IC

  G20峰会于9月5日至6日在俄罗斯名城圣彼得堡举行,这是近期最大的国际政治、经济政策的交锋。

  不过今年的G20跟往年注定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今年的局势比较特殊。

  人们质疑的是,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G20峰会的影响在逐年下降,这个峰会形式大于内容?而且会期只有两天,头一天开幕,第二天闭幕,就算有争吵也只能浅尝辄止,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这个想法过于简单了。实际上从G20本身的分量来看,它的影响力被夸张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G20包括的是目前全世界主要经济体,GDP总额占全世界85%,人口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这种会议,就算是不能够提出解决的观点,哪怕是仅仅抛出当前的经济问题,那也够举足轻重的。

  想当年1999年,西方七国集团提议建立G20,二十国集团占全球GDP的近85%,而七国集团只是占世界经济总量50%。从G7要变到G20,就是世界经济权力格局从发达经济体“一股独大”到新兴经济体占据“半壁江山”的根本性转变。

  要注意到,G7到G20之后,这个峰会的性质其实已经是完全改变了。当初成立G20发达国家是以救世主的身份空降,为了应对亚洲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动荡的冲击。现在早已经是风水轮流转,新兴国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反倒成为了解决发达国家欧债危机、次贷危机的突破口。

  峰会的性质确实是发生了改变,2010年在韩国召开,今年由俄罗斯主办。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了G20峰会的主角,发达国家也愿意让新兴国家进入国际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话语权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在上述组织架构中,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不相称的份额,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目前的意思很明确,你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但是永远没有话语权。这就是我国参加G20峰会最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解决这样的问题还是有一些突破口的。以当前的G20与会国来分析,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阵营:美日、欧盟、新兴市场国家。

  这三方势力的立场特别明显。美国和日本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要继续强调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尽量回避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尤其是维持美元地位的问题中,今年QE退出又将成为重点;欧盟则会继续呼吁改革金融体系,主要也是为了遏制“廉价美元”的冲击。说到底,被坑了的欧元区必须要酝酿反击之战,这也是欧洲国家的根本目的;像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一直在呼吁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道理很简单,作为全球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不能光承担为美欧经济危机“擦屁股”的脏活儿,要给中国甜头——从最近几届G20峰会动向上看,最直接的目标可能是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

  关键在于美国和欧盟的派系分歧。这些年来,世行和IMF虽然都是美国欧洲控制,但已经在积极的改变,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就是要改变美国“控股”下一面倒的格局。尤其是欧盟与美国各成一派,近年来貌合神离,特别加速了这一过程。

  当然,这种貌合神离的内部矛盾,其实也使得G20越发流于表面化。曾提出了“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就曾说,G20尽管有其相对G7或是G8等组织的优越性,但亦存在“尾大不掉”等局限。反倒是金砖国家习惯性的会在G20前后举行个表明立场的金砖峰会,颇有点讽刺的意思。

  说到底,当前的世界金融话语权,仍然是牢牢把控在老牌霸主的手中,由此可见,对世界经济格局而言,G20峰会的离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影响力还差得远。(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G20峰会前瞻 圣彼得堡“中国之声”备受期待

     G20峰会中的五个希望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