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江苏十名行长“倒下” 揭开钢贸企业融资黑洞

2013年08月22日 10: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许一力认为,钢贸曾经爆出过很重大的问题,然而为什么在钢贸融资危机过去一年之后,特别是融资铜危机仍然余温未尽之时,江苏方面又会再度染指这一敏感的领域呢?尽管这种钢贸融资模式存在争议,但还是有银行愿意做,只要有一家银行做了这种业务并且在行情好的时候赚钱,其他银行也会随之跟风效仿。整个市场的繁荣被杠杆放大。但反作用也特别明显,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所有问题都会显现出来。

图片来源:徐瑞平 / 东方IC

  媒体日前报道:今年江苏省因钢贸市场融资黑洞被撤职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银行支行行长多达十名左右。如此多的支行行长因经营中的同一种风险而断送前程,这在江苏金融发展史上较为罕见。

  上半年,江苏钢贸市场不良贷款余额为213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惊人的42%,较年初上升23个百分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江苏的5家大型银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中,钢贸贷款占到56%。

  显然这些行长被钢贸商捏住把柄了。

  “钢贸黑洞”究竟该怎么解释呢?一定会有人将钢贸融资和前段时间闹得沸反盈天的融资铜事件相关联。其实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事件名字和目前的结局就可以看出,钢贸融资并不是国家或者银行系统的一种正规融资方式。虽然各家钢贸企业运作手法上可能不一样,但基本方式都是相同的:利用钢铁贸易作为鱼饵,从银行拿到数倍的贷款资金,然后将此资金投入别的领域博取更高的收益。

  在钢贸企业内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有1000万元,就能套出4000万元的银行资金。例如,先有1000万元贷款作联保联贷,这项制度的优点是,企业不用向银行提供抵押物,通过联保能得到更大的银行资金。假设通过联保联贷从银行贷款2000万元,将2000万元下单购货,拿购到的钢铁做重复抵押或者虚假抵押,可以从银行套出远高于2000万的资金。

  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环节,一个是联保联贷,一个是重复抵押或空仓抵押。

  联保联贷最初常见于中小钢贸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无抵押物,所以银行就创新了这种模式。联保联贷业务一般由三家到五家企业自愿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小组成员协商借款金额,联合向银行申请授信,联合对贷款提供担保,每名成员均对小组授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尽管这种模式存在争议,但还是有银行愿意做,只要有一家银行做了这种业务并且在行情好的时候赚钱,其他银行也会随之跟风效仿。

  整个市场的繁荣被杠杆放大,但反作用也特别明显,市场不好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大面积的集体违约。

  至于重复质押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钢贸圈普遍存在同一批货物抵押给一家银行获得贷款后,再重复抵押给另外一家银行的现象,甚至还出现同一批货物在不同法人名下,由不同的法人进行抵押、申请贷款的现象。原因之一是钢材并非不动产,所以不需要办理抵押登记,进行公示,这就非常容易造成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此外,钢材由于没有产品编号和生产批号,也容易混淆视线。

  还有一种叫空仓抵押。在企业找银行开信用证的时候,钢材在仓库里,仓单提货单也放在仓库,但是钢贸商与仓库的库管员可以互相勾结,制造假仓单。比如一批货开五六个仓单,第一家银行贷款时库里还有货,后面几家实际上抵押的是空库。

  能看出来,重复抵押或空仓抵押的关键点在于货权认定。为了有效控制货权,熟稔大宗商品融资的外资银行将多家LME下属仓储管理公司引入中国。这些公司专注于仓储,仓库的声誉和信誉要比几百吨货重要,所以一般不会牵扯到重复抵押的问题。

  可以看出来,重复抵押和联保联贷对钢贸的副作用太大,在钢材价格下跌时,所有问题都会显现出来。

  说白了,钢贸融资就是一份货物在不同的当铺典当了N次,而融资铜则是空手套白羊,将一份不存在的铜贸易信用证变成货币甚至是几份货币。所以,通常银行注重的是钢贸企业的财务实力和担保方式,而对铜贸则是抓整个贸易链条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钢贸融资最严重的危机爆发在去年年初。危机爆发前,钢贸产业对上海地区GDP的贡献度近3%。以宝山、虹口、杨浦交界处的大柏树区域为例,方圆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4500家钢贸企业,年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元,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集中的钢铁贸易交易圈。然而随着危机爆发,钢贸商90%以上跑路,留下一堆烂摊子,造成了国内钢铁贸易上下游的全线重创。

  这一过程中,福建李国清骗贷案就是一个典型的钢贸融资风险得以暴露的例子。此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非常清楚银行体系的漏洞所在。他开始找银行贷款,理由是要建立钢铁贸易市场,因为这个能推动当地的GDP增长,增加就业。当地政府官员一听,这不是好事一桩吗?于是,他很快就获得了经营所需的土地,同时他还利用钢贸市场这个招牌对外招商。由于他与银行的密切往来关系,一方面能吸引商户入驻钢贸市场,另一方面还承诺给入驻的商户以经营贷款,这样做,双方似乎皆大欢喜。在有了商户入驻的情况下,他还告诉钢贸商户要彼此密切配合,分别以各自钢材向银行进行担保并获得贷款。这样,商户们在获得贷款之后,再利用钢材进行重复的抵押贷款。结果,商户们利用了银行的初始贷款以及抵押贷款制度的漏洞,就能拿到高于钢材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贷款,并用于发放高利贷和民间借贷,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钢贸曾经爆出过很重大的问题,然而为什么在钢贸融资危机过去一年之后,特别是融资铜危机仍然余温未尽之时,江苏方面又会再度染指这一敏感的领域呢?

  或许其中的理由就是利益追逐。钢贸市场运作需要大量资金的维持,从银行角度看,对其授信收取的保证金存款能够迅速增加,综合收益也挺高,因此银行都会抢占区域内的钢贸市场。于是,银行与钢贸企业形成了相互推进的融资关系,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的酝酿和爆发的烈度。

  后凯恩斯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海曼·明斯基有一个著名的假说——金融市场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他认为,只要存在着借贷,就必然会有不稳定性存在,而并不一定需要外部冲击。因为在经济体情形好的时候,一个投资方借贷得越多,他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多。这些利润还会吸引其他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并推动举债水平和借贷水平的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延续,借贷累积的速度就会超过借贷者的还贷能力。

  正是这一阶段,使经济系统积累泡沫或者爆发危机的基础早就已经奠定好了。海曼的这段话正好成为了对钢贸融资和铜贸易融资两场投机泡沫最好的解答。(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中国钢铁业投资浪费 稳增长还是稳官位?

             "城镇化"能帮助中国钢铁业跨过"寒冬"吗?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