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热”是我们自己带来的

2013年08月16日 08:01   来源:燕赵晚报   □李荣(上海)

  今年的7月和8月,国内多地都以多项“高温之最”的历史新纪录载入各自的气象史。应该想一想,有多少热是我们人类、我们的城市布局、我们的生活形态带来的?”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谈建国14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百年不遇的极端高温,根源是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但是,城市形态下的“人为热”,也起到了一定的“增温叠加”效应。城市由于其高楼林立的形态,在城市大气与外面的“自由大气”之间形成了一个边界层和“冠层”,像盖了一个锅盖,也像“加了一件贴心小棉袄和一件风衣”。锅里烧水,盖子掀不开,水就容易开。城市也一样。城市这个“锅”里,粗粗一算,起码有3种“热”:

  一是水泥森林里的“窝里热”。植被、农田、水泥地面等不同下垫面,其对太阳热量的吸收和反射率大有不同。城市中水泥地面多,“储热”量高,水面积相对有限,随水分蒸发带走的热量少,再加上能量在城市建筑物间可多次反射,形成“捕获”效应,便“窝在里面”了。

  二是人口密度高形成的“人群火炉子”效应。每个人都是一个“热源”。人口一密集,人体“热源”汇集,就成“人群火炉子”。

  三是以空调等为代表的现代生活方式中的“排放热”。按照能量平衡的原理,开启空调,室内降温,必然相应引起室外增温。其它的用电、用气、生产和颗粒物排放,都会产生一定的增温效应。“城市本来就披着外衣透不过气,如果说原本还是纱衣,加上这么些排放,纱衣的纱眼也给堵住了。”

  无视城市“热岛效应”,固然不可取,但“妖魔化”这个热岛效应,也是不理性的。毕竟,城市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今后,应更多地在辩证的“取与舍”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最现实的就是让城市的发展回归生活的“源头活水”。城市规划和布局的优化,强化生态效应,绝不能停留在“风景画”“明信片”的浮面效果上,而是要深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的“肌理”中。城市绿化、房屋绿化、水景池塘,要与民众的生活形态、生活情趣与乐趣打通。

  面对高温酷暑,每一个人,都不要只是一味地抱怨。人的生活,说到底就是感受与经历。高温成灾,对每个人的心态和生活方式,都是一个考验。应该懂得,心静自然凉。

  如今,都市人往往躲进空调房间,隔着玻璃面对骄阳,只会抱怨连连。空调依赖症带来的只能是耐热缺乏症,无法面对真实的温度。谈建国说,人其实需要一些“热的锻炼”,努力形成平稳的心态,在感受力上要有“足够的弹性”。在客观的气温之外,还有人的“心理感受温度”。这个需要个人自己的调节,也需要社会的调节。对于社会边缘和弱势人群,需要加强社会救助的制度建设,有效调节这些人群的“心态温度”。最终,让整个社会“最合宜的温度”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