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发飙”几不可?

2013年07月15日 10:19   来源:荆楚网   周靖国

  在近日《我要上春晚》节目的录制现场,在面对一个不甚敬业的“托儿”有无职业精神的争辩中,董卿当即发飙。还拿自己当托儿被说多年为例,证明所谓职业精神就是为了观众看到最好的节目。其间,董卿还数次阻止嘉宾插话,还夹有类似“懂吗?”这种对嘉宾反问式的强烈词语。(7月12日《乌鲁木齐晚报》)

  董卿的央视名嘴身份先放到一边。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和观众、嘉宾融洽沟通,理性、智慧的做好节目,是一种基本操守。显然,董卿的言辞过激,迈过了这道不该迈过的坎。这是董卿不该发飙的原因之一。一个主持人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别人的一点质疑而动粗,这种电视节目,只能沦为社会笑柄。

  观众看电视,拟或看央视、看董卿,希望得到的是赏心悦目的茶余饭后效果,没有人愿意看到节目中谁谁发火?谁谁暴跳如雷?更不愿意看到谁谁耍大牌?谁谁目空一切?这是董卿不该发飙的第二个原因。也许你认为央视那旮旯是你的地盘,但对于社会资源来说,央视这样的标签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名人的宣泄场所。

  职业精神就是为了观众看到最好的节目,这话说的很好。有魔术就有“托儿”,这当然也是事实。董卿当这个托儿,也是职业精神所在,反正托儿总是要有人来扮演。观众站在另一个角度,质疑董卿的职业精神,无非就是说董卿应该“真实”一点,不应该置于刘谦的“魔术”中,帮着一个魔术师哗众取宠。在这种“懂”与“不懂”之间,董卿的选择明显不是一种简单的过激,而是一种名人的暴戾。应对嘉宾和观众的提问,如果只是发一发火,或者用名人的标签强势夺词,这样的节目主持,或者这样的电视节目,早晚会社会被换台。

  让“尴尬”峰回路转,是节目主持的一般境界。既是一种主持艺术,也可以展现央视人的风采;既可以传播智慧,又可以给节目添辉增色。所以,节目主持人应该比别人多一丝宽容。节目主持,不是市井之间的观点交锋,不可以赤膊上阵,亦不应咄咄逼人。不过,仔细回味一下名人那点事,似乎董卿的发飙,也不意外,而且近乎一种常理之中。大凡中国的名人,谁不搞过一些风风雨雨的闹剧?

  普通人早晚有点言差语错,没有谁在意,瞬间就会淹没在滚滚红尘里。名人却有明显的差异。但凡发生了这样的事,往往都是一片喧哗,名人的公众效应真的不可以掉以轻心。名人的另一个符号,是公众人物,自然而是,就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名人的言行,对这个社会有着引领作用,老是隔三差五的有名人出出风头,出格乱寸,不但使社会嗤之以鼻,还有可能伤及世风。名人素质也如此,公众人物都这样了,我等草民还能何求?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