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设“儿童商学院”学学理财无大碍

2013年06月07日 08:10   来源:北京晚报   侯江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相信不少人都对这句话有切身体会。中国人的理财能力究竟是高是低真不好说。“中国大妈”在黄金大战中让华尔街所谓金融精英胆寒,炒房团让全国各地房价一会儿发烧一会儿打战。但同时,也有媒体报道,在不少外国人眼里,中国旅客是一帮住差宾馆吃廉价饭买奢侈品的不可思议的人。

  中国人理财的经历比较艰辛。从最初的无财可理,到撞大运才是真理,发展到乱理还不如不理,再到实在不能不理,实话说,同胞们理财的意识和能力确实是在与时俱进。国家强大、富裕了,人民也会强大富裕起来。但是,从滥觞到秩序,也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成都开设的“儿童商学院”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对高昂的学费相当不满意,有人对入学儿童的父母大都是身家千万甚至过亿的企业家不满意,还有人觉得,太小就让孩子去认识接触金钱,会让孩子从小就变得精明、市侩。

  其实,谁都明白,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生活中处处要用钱,早点让孩子学会管理金钱,未必有多么可怕,甚至,其实这项教育也应该是家族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应缺失的常识性内容。媒体中所报道的“儿童商学院课程”有:“只有50元钱,要去欢乐谷玩,该买些什么东西”,“如何列购物清单”,“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寻宝”,“勺子、锅等物品与黄金相比哪个更有价值”……看起来几乎与社会阶层、拼爹、权与利之类的社会热点无太大关系,倒是与生活能力息息相关。

  现在的小学基本上都设有社会实践课,这也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多多少少能学到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东西。那么,财商的培养,能不能在社会实践课中得到更具体有效的落实?其实这真的是值得教育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连自己的压岁钱都管理不好的孩子,学再多的数学、背再多的美文名著、英语说得再流利,走出校园后,变成卡奴、“月光族”甚至败家子儿的可能性都不会降低。

  确实,现在孩子们已经“减负”了,但是各种课外班儿还是相当不少,家长们真没必要花大钱再让孩子上“商学院”。但是,如果财商教育能够逐渐在学校现有的社会实践课中得到体现,那么,对于已经太过“博学多才”的中国青少年来讲,至少是一项实打实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了。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