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缺乏创意原因究竟何在

2013年05月09日 08:25   来源:人民日报   张贺

  从《中国达人秀》到《星跳水立方》,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从《舞林争霸》到《舞动奇迹》……这些火热一时的电视综艺节目无一例外是从海外引进的。中国正在成为海外节目模式交易的乐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平均约20种,今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0多种。有媒体称,目前我国走红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

  为何我国电视台热衷于引进海外节目模式?最现实的原因是日趋激烈的卫视竞争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压力。在新闻类节目央视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地方卫视只有依靠综艺娱乐节目突出重围。受制于研发能力不足,地方卫视引进海外成熟的节目模式,一则降低了失败风险,二则有利于把被网络媒体抢走的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重新吸引回来,毕竟投资巨大、操作复杂、周期较长的大型综艺节目是网络媒体暂时无法染指的。

  但随着这些节目的热播,人们也不禁担忧:一味依赖引进会不会弱化本来就薄弱的原创能力?既然引进节目模式可以确保收视率并赚钱,又有什么必要冒失败的风险自己研发新节目呢?

  这样的担忧恐非杞人忧天。从目前的情况看,引进节目的同质化和集中播放已经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为了能在形式雷同的节目中争得较多眼球,一些节目不得不频繁制造话题和噱头,节目内容反倒居于次要位置。从媒体报道看,许多业内人士的注意力似乎集中于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上,对于引进节目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利弊着墨不多。在示范效应刺激下,一些本来就缺乏自制节目的二三线卫视也纷纷加入竞标海外节目模式的潮流……如今在电视荧屏上已难觅本土原创综艺节目的踪影。

  如果我国电视台仅仅把引进作为提振收视率和赚钱的法宝,而忽视了对引进节目背后蕴含的电视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那将丝毫无助于进步。引进只是救急之举,不是根本之计。提高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原创能力。这不仅是卫视竞争的需要,也是未来我国电视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不客气地说,现在我国卫视之间拼的还是“体力”而不是“智力”。没有哪个卫视的节目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只要有钱,总能从海外买到类似的节目模式。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播出平台、最多的电视受众,为什么我们的电视节目创新远远落后于英、美、荷这三个我国引进节目模式的主要来源国?

  原因当然可以举出很多,诸如电视产业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创新型人才等等,但我觉得根本原因恐怕在于,中国电视业赚钱太容易导致缺乏创新的动力。曾经有一段时间,各大卫视火拼电视剧,纷纷砸大钱购买热门剧的首播权。即便在今天,北方某电视台还是能靠反复播放《甄嬛传》赚来一轮又一轮的广告费。一个只靠播放电视连续剧就能稳赚的电视台,你还能指望它创新吗?

  反过来说,正是因为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不佳,我国电视广告快速增长的趋势放缓,逼着电视台在提升节目质量上下功夫,这才有了大批引进海外节目模式的现象。这些节目之所以在2008年以后集中出现,绝非偶然。

  因此,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引进最终还将导致卫视重蹈覆辙——活得太轻松必然缺乏创新的动力。反之,把模仿作为学习的第一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提高自己的原创能力, 这才是正途。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