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药品不绝源于以药养医未除

2013年04月28日 09:20   来源:荆楚网   贾春强

  急救时刻,随着液体药品输入血管的还有玻璃碎屑。这样的药还有人敢用吗?而这样的包装缺陷,就存在于一种叫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急救药品中。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曾发文,紧急叫停普通钠钙玻璃瓶包装,然而,5个多月过去了,仍有企业在生产销售,一些省份仍将相关规格药品列入招标范围大量采购。(4月26日《北京晨报》)

  让人胆颤心惊的是,本是用来救命的药品,却成为日后能致人殒命的“隐形杀手”,并且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那么,这种严重侵害病人生命健康的问题药品,缘何禁而不绝?除却监管不力和法治缺失为问题药品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关键的问题在于,价格低廉使问题药品更具市场吸引力,也契合了以药养医的现实语境。

  经济学上有个重要原理,商品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一原理当然也适用于药品,众所周知,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药企既要保证盈利空间,又要压低出厂价格,只能在成本上做“文章”,药品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以2011年药品为例,250ml玻璃瓶装碳酸氢钠注射液,全国的最低中标价格为1.45元,最高为2.22元。但事实上,安全合格的进口中性硼硅玻璃瓶价格高达8元,国产价格也在4.5元左右,整瓶药品的中标价远低于一个合格药瓶的价格。这样的药品其治病的效果只会让人不寒而栗。

  可以说,在我国药品招标“唯成本论”的现实语境下,药品生产企业要想分得市场一杯羹,就须“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比贱,没有价格支撑的药品,甚至整瓶药品不及合格药瓶价格的1/2,又如何能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只求价格低廉,却无视药品质量的“唯成本论”式招标,完全罔顾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更是当前以药养医、逐利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以药养医的现实语境下,必会上演低价买、高价卖的逐利冲动,“价格至上”的药品采购标准,甚至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而这,是要以患者“人财两空”为之埋单。

  当治病变成毙命,是患者之殇,更是对以药养医体制的血泪控诉。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药品招标“唯成本论”的错误做法,秉持“以人为本”的招标标准;还原医院的公益属性,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完善、制定药品质量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与落实,以法律重典,严厉制裁任何侵害患者生命健康的生产、医疗行为,彻底铲除问题药品滋生的土壤,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