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铭:建设“美丽中国”,“生态账” 该怎么算

2013年03月18日 08: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一个企业,用了25年、投入100多亿元,进行沙漠生态修复绿化和发展沙漠经济。如果单纯算“经济账”,该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显然不划算。然而,如果算“生态账”,你就会发现这样做很“值”,因为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绿化,遏制了刮向北京的沙尘暴,沙漠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特别是出现了“大面积厘米级”的土壤迹象。

  为什么要算“生态账”?因为过去我们一直算的都是“经济账”,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长期以来,我们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只有单一的经济指标,GDP成了地方政府和官员眼中的“指挥棒”。粗放发展方式换来的只是“经济账”上短暂的华丽数字,却看不到“生态账”的千疮百孔。靠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一时的经济发展,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其代价甚至要靠今后几代人来偿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始核算“生态账”,把“生态账”和“经济账”都要算清楚。不能只顾把经济搞上去了,生态环境却被破坏殆尽;不能让“经济账”上的成果被“生态账”上的累累赤字所抵消,甚至最终一合计,发现“得不偿失”。

  “生态账”该怎么算?全世界尚无先例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近日,有人给出了“生态账”的一种算法。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发布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核算报告。结果显示,从生态供给价值、生态调节价值、生态文化价值、生态支持价值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量化评估,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年前的负数变为目前的300多亿元。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简称GEP,是指国家或地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服务总和,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如果说GDP是一笔“经济账”,那么GEP就可以看作是一笔“生态账”。用GEP来量化评估生态系统价值和绿色发展,填补了目前国内外对自然生态资产核算指标的空白,是改善生态环境、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现实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探索,值得尝试。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算明白了“生态账”,那些被地方视为经济支撑的“三高两低”污染企业就失去了立足之地;算明白了“生态账”,就能引导各地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发展方式;算明白了“生态账”,就能引导企业向绿色、科技、环保、生态的方向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应该把“生态账”算个明明白白。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