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煎熬"的孩子为温家宝建议"注释"

2013年03月07日 10:40   来源:东方网   怡然

  温家宝在他最后一次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中提到了“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近日读到一名12岁的七年级学生写给市长的信,因而对此感触更深,这个孩子的信不啻在为温家宝的建议添加“注释”。

  这个署名“瓦罐”的学生在信里透露,在前几次考试中他都排在年级前十,但在期末考时,却因为算错一道分值为7分的应用题而跌至113名。“我还有脸去学校吗?煎熬!”;“现在我对排名麻木了,它像是我养的一条狗,它训练有素时,我以它为荣,可它没打狂犬疫苗时,反而把我咬得遍体鳞伤”;“我的心就好似被砸的瓦罐般支离破碎,人好像在悬崖边快掉下去了。我该怎么办?”

  坦率地说,这封实话实说的信,着实没有多少新意,所提出的减负问题、排名问题,都可谓老掉了牙,这些年早就说得嘴里起泡,听得耳中生茧了。但我想,一封字迹幼稚、夹带语病,且未署真名实姓的学生“亲笔信”,那么普通那么不起眼,却能在无数封群众来信中,被市委市府信访办工作人员沙里淘金,慧眼相中,呈送市长,而市长则拨冗批转教委主任,教委又转给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以期展开专题讨论,想必此信引发了所有经手、过目者的共鸣。说不定,他们就是与“瓦罐”同年龄、同经历、同感触的孩子的父母、亲戚,至少也是“知情者”、“同情者”吧。可见这些问题何等普遍何等顽固,又何等积重难返!

  不过,最让人纠结的是,“瓦罐”何以依然在对减负、排名这样的“老生常谈”喋喋不休,何以至今仍在“被体验”并复述着其无数学长们的苦恼、烦闷、忿恨,无奈地年复一年地亦步亦趋重蹈覆辙,陷于失望乃至绝望的境地?莫非我们的普教真成了一个死结,真跌落泥淖难以自拔了?难道这不正是为温家宝所言“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提供又一个佐证?

  显然,“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迫在眉睫,绝不能再坐而论道,空喊口号了!

  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有一个同事在他儿子中学毕业时撰文,称赞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给了他儿子一个快乐的少年时代,初中三年里几乎没做过家庭作业,玩得尽兴,学得愉快,并顺利升入理想的高中。孤陋寡闻的我几乎不相信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上海会有这样的学校,便向他探询究竟。他告诉我,其实早就想写文章评论这所学校的减负和素质教育了,为“避嫌”才迟迟未动笔,直至儿子离校。这所学校的减负货真价实,实行多年来,也曾屡遭家长的质疑和反对,担忧孩子的负担太轻了,会赶不上同辈人,失去竞争力。但学校坚持既定的教育方针,坚决不补课,家庭作业也很少,学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成绩排名之类的煎熬,而硬是取得教学显著实绩:连续多年中考成绩列全市第一,95%的毕业生升入高中。这位同事最大的感触是,儿子喜欢学校,并不反感、痛恨学习,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身心康乐,开窍明智,与其他学校的孩子被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个家长的切身感受,只是静安教院附属学校成功实践的一个折射,而后来我搜索了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信息,也都对此予以证实。于是我想,在申城,以减负为前提的素质教育其实并非“天方夜谭”,并非虚幻的梦想和无谓的奢谈。同一个星空下,同一片土壤上,一所学校能做得如此出色,其他学校就不能做、做不成吗?难道非要弄得一个个孩子的心“好似破砸的瓦罐一般支离破碎”、“人好像在悬崖边要掉下去”,苦不堪言痛不欲生?这究竟是合乎心理生理规律的挚爱和培育孩子,抑或是一种有悖教育规律的无情无义的悲催?

  据悉,按照相关领导的要求,本市的教育报刊正借助“瓦罐”的信开展一场专题讨论。这样近乎老调重弹同义反复的讨论,或许确实有一定现实意义,不过我担心这会不会依旧是一场徒劳无益的空谈?依鄙人之管见,不妨在讨论中有的放矢地解剖一两只麻雀,譬如对静安教院附校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扫描,让他们的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来说说利弊得失,是非功过,也让质疑者、反对者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或能总结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可资推广借鉴的经验,进而使素质教育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标签、一个华而不实徒有虚名的旗幡。若此,“瓦罐”的心声也算是得到有效传播与互动,领导的重视也就没有被浪费,而上海的学子便不再有“瓦罐”之苦、“瓦罐”之殇。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此可以扎扎实实地起步、推进。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