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重造汴京,不如先反思现在

2012年08月14日 09:26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据报道,河南开封拟将该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旅游区,重现北宋“汴京”,同时建设一座工业化新城。要实施该工程,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仅拆迁费用就需1000亿元,而开封市的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报道称,开封市将举债实施相关计划。(8月11日《中国经营报》)

  如果说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动用一切手段、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行将消失的古代文明,堪称善举、良举、有发展眼光、值得肯定的话,大规模地复古、仿古,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将安静地睡在地下、默默地承载历史和传承文明的文物、建筑挖掘出来,增加GDP,增加“眼球效应”,增加官员的政绩,不仅是一种短视,一种野蛮,更是一种无能。

  想一想,汴京再好、再发达、再文明,也是千年以前的事。虽说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任何历史阶段留下的文明因子,都应当毫不犹豫地吸收到现实生活当中,指导工作、指导生活,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与改进,但是,后人决不能不思进取,决不能通过无休止地、甚至不择手段地消费和消耗古人创造的文明,来为今天的“成绩”、“政绩”甚至个人目的服务。如果这样,总有一天,中国的历史和文明将象地球毁灭一样被割裂。显然,这是不希望看到的现象。

  事实上,汴京的文明、辉煌,并不是依靠复制前人的成果而成就的,而是依靠当时汴京人的勤奋、努力和开拓精神创造的,是用汴京人的双手一点一滴地积累和构筑起来的。为什么汴京最终也走向了没落、走向了衰败,那是因为汴京的后人开始不思进取、开始过度消费和消耗祖先创造的文明与辉煌。如果汴京的后人们,能够一如既往地象他们的祖先一样,相信任何奇迹都在自己的手上,都需要依靠勤奋劳动、艰苦创业、不断进取,那么,汴京就不可能没落,也不可能衰败。

  今天的开封,要想重现当年汴京的繁华、文明和辉煌,显然不能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既大肆消费和消耗古代文明与历史传承资源,也过度消费和消耗后人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纵然能够复制出一个当年的“繁华”汴京,也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创新、创造价值和文明示范作用的汴京。相反,我们还会觉得,今天的“汴京人”,除了会享受古人创造的文明之外,已没有任何值得后人推崇和学习的地方。文明,已经在今天的“汴京人”面前断层了,历史,也在今天的“汴京人”只会享受前人留下的资源和财富中彻底割裂了。

  按照开封有关方面的说法,开封曾经是中国的一个老轻工业城市,但是多少年过去了,老工业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在开封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企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曾经的“老轻工业城市”,今天却拿不出一个“拿得出手”的企业来呢?这难道是没有复古汴京的原因吗?既然过去能够成为一个“老轻工业城市”,为什么现在就不能成为一个新工业城市了呢?曾经的轻工业,为什么会在开封没落?曾经的辉煌,为什么会在开封消失?这难道不是应当反思的问题吗?

  看一看全国现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他们的过去,也与开封一样,甚至不如开封。但是,通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艰苦创业、不断开拓与进取,走到了发展的前列。他们并没有复古,也没有消费和消耗古人留下的文明资源,而是用“我”是创造者的精神,造就了今天的文明与繁荣,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值得骄傲和推崇的资源,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创造新的文明和辉煌的精神。

  我敢断言,如果开封的这项“复古”计划得以实施,不仅当年的“汴京人”心会滴血、会大骂他们的后人没出息、没骨气、没能耐,将来的“汴京人”也会骂他们的前辈无能,只会消费和消耗前人和后人的资源与财富。

  过度消费和消耗古人留下的文明与资源,已成为当代中国走向更高文明进步平台的一道障碍、一座大山,成为连接和贯通中国文明历史的一条割裂带。中国正在大力推行创新、创造,力主通过自主创新屹立于世界之林。如果政府没有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思维和动力,而只想享受古人留下的文明资源、辉煌成就,那真的很难。

  开封要想重现“汴京”的文明和辉煌,决不是靠大规模负债大拆大建就能完成的,而应当将当年“汴京人”创造文明与辉煌的精神发扬光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开放的思维,创造一个“新汴京”,让后人去骄傲和自豪。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