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次峰会难成欧债拐点

2012年07月02日 07:19   来源:大众日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刘明礼

  欧盟6月28至29日的峰会在应对债务危机方面取得多项进展,股市、汇市大幅反弹,债务国融资压力有所减轻。但欧洲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并未解决,峰会成果恐仅有短期效应,债务问题的长期化趋势难以改变。

  欧洲稳定机制救银行暂不可行

  此次欧盟峰会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预定于7月运行的欧洲稳定机制(ESM)可直接用于救助银行。而此前规定,欧洲稳定机制只能用于救助成员国政府。当然,债务国政府可以向欧洲稳定机制申请救助,再用所得资金救助银行,但相关债务会算在成员国政府的账上,导致主权债务问题恶化,形成银行危机与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欧洲稳定机制直接向银行注资,可以缓解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压力。但遗憾的是,这在短期内不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峰会达成的协议,这一机制要运行必须有个前提条件——欧洲要形成统一的银行监管体系。要实现这一前提条件可谓困难重重。成员国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国家银行的控制权交给别人,即便是欧盟机构也不放心。对于如何建立统一的银行监管,欧盟此次给出的答案是今年底前将拿出建议。即便今年底能够拿出建议,讨论、修改、讨价还价也将耗费时日,而且这一过程中也能引发成员国间的矛盾冲突,究竟何时才能落实难以确定。从这个角度看,欧洲稳定机制向银行业注资颇有“画饼充饥”的意味。此外,欧盟稳定机制规模为5000亿欧元,要同时救助欧洲的债务国政府和银行,显得“力不从心”。

  经济刺激方案杯水车薪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预计,欧元区2012年GDP将衰退0.3%,其中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南欧四大债务国将分别衰退4.7%、3.3%、1.8%、1.4%。没有经济增长,欧洲无法走出债务危机。

  “紧缩与增长”的辩论在欧洲持续大约2个月的时间,此次峰会似乎给出了答案,推出了规模为12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欧元区很难凭借这一方案实现强劲的增长。从规模上看,1200亿欧元仅为欧元区GDP规模的1%,很难在刺激力度上有过多期望;从结构上看,来自欧洲投资银行的600亿欧元如何使用模糊不清,而来自欧盟“结构基金”的550亿欧元已经在支出计划内,并非新资金,不过是重新包装而已,不会带来新增长。

  欧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再工业化”,提升竞争力,找到新兴产业,进而引领经济增长,否则任何经济政策都是无济于事的。但遗憾的是,目前欧洲在这方面几乎无所作为。

  打造“财政联盟”几无进展

  “统一货币、不同财政”是欧元区明显的制度缺陷,但统一财政阻力巨大。此前,欧盟25国虽然达成“财政契约”,但只是强化版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距离真正的“财政联盟”相距甚远。此次峰会前,欧洲虽然再次提出要打造“财政联盟”,但从结果看,几无进展。而这一问题对于欧元区来讲又至关重要。欧元区平均债务水平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爆发债务危机,关键就在于这一制度缺陷。

  从当前的情况看,政治精英虽然还有进一步推进财政一体化的意愿,但他们难以像以前一样主导一体化进程,如今民众的意愿至关重要,但民众却没有政治家那样的雄心,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已经给政治精英敲响警钟。

  据统计,此次是2009年底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召开的第20次峰会,预计也不会是应对债务危机的最后一次峰会,会议成果可能在短期内就被市场消化,欧洲面临的挑战将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