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民生答卷

2012年03月05日 09:5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曹红艳
    2011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的一年。从指标、图纸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各地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创造性地拓展融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打赢了一场攻坚克难的惠民生战役。

    从保障房开工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到全国城镇去年新增就业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9年来就业人数之最,再到过去一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一个个民生硬指标从动人的计划变成了可喜的现实。

    代表委员更忘不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我国经济增速为9.2%,与上年相比回落1.1个百分点,但中央财政预算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比上年增长18.1%。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一份来之不易的民生答卷。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特别是随着市场需求增速减缓,群众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矛盾更加凸显。正是在这样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央财政支出大幅度向民生领域倾斜,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近三分之二,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发展转型期,社会结构调整加快,各种新的民生诉求不断出现。比如,“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对就业环境、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有了新要求,对维护自身权益越来越重视,也更关心福利保障体系建设等软环境。去年出台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强调,通过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监察执法、争议调处等体制机制加强就业保障,推动实现就业发展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统一。

    去年以来,我国启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保险试点、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等,就是针对新出现的民生焦点与热点问题,通过改革创新民生保障制度机制来逐步解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尽管去年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但部分领域的民生问题与百姓期待仍有距离,诸如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房价依然处于高位,看病难、看病贵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等等。应该看到,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绝非一日之功。

    人们期待着新的一年,民生指标释放出更大的惠民效应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