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意味着什么

2010年02月20日 09:49   来源:学习时报   陈江生
    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根据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12年左右,将首先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到2020年左右,将总共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除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先进的空间系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也已经逐步展开,201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科技重大专项给予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现状的认识,以及试图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努力。

    我国经济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依据我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折合当年末的美元约为46000亿,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差距甚微。但是,我们和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144414亿美元的GDP比起来不过是人家的一个零头。如果用人口一除,我国的人均GDP更是只有3400多美元,还不到世界人均GDP的40%。

    而我国的生产力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一方面,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相当重要,我国在大部分大宗商品产量方面的优势已经确立,许多产品甚至是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数量优势是依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全球扩散取得的。这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对于那些依靠别人的核心技术才能做的东西,你就只能或者用过时的技术生产低端产品,或者交一个巨额的专利费赚一丁点血汗钱。第二,别人允许你做的东西的市场正在趋向饱和,铺天盖地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前面等着你;别人不让你做的那些能够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东西你还真做不了。甚至有外国报道说中国的武器除了导弹可以100%国产外,其他的都离不开进口。

    因此,当我们的经济力量积累到了今天,当我们的外汇储备积累到了2009年末的24000亿美元,当我们进入了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发展的可持续的时代,2010年以及今后的10年,我们该怎么发展?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中国制造的目标指向那些原来未曾做过或者做不了的东西。而要这样做,就必须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

    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呢?方法无外乎两个:一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花更大的价钱把人家本来不愿意卖的东西买过来,进行自己的改造。我们看到现在正在神州大地四处延伸的高速铁路用的就是这一方法。相信未来的大飞机、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都会用上这个方法。另一个办法是完全自主创新。对于未来的发展确实需要,但即使你花再大的价钱人家也不卖给你,或者花更大的价钱就不如你自己做了的那些东西,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国家的重大投入来自己创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这样,相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等等也会是这样。

    无疑,中国在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未来的发展这点上是清醒的。北斗导航系统的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推进,众多大中型企业对开发和研究投入的日趋重视,国民对教育从未间断的全力以赴都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和为此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10年,当我们翻动2020年的日历时,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创造正作为和中国制造一样重要的引擎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